漢語
漢語者,漢人之言也。蓋華夏地方廣遠,山河數列,海內習用,方音殊異。以中國人多,以漢語為母語者亦眾,合以十億計,普世之五一。
音韻
纂漢語一字一音,一音可分為聲、韻、調。漢字多不表音,故初用「讀若某」。後佛教東傳,得梵文而知反切,乃用以標音。近世,創注音符號及漢語拼音,以明音韻。
語法
纂漢語為孤立語、或曰分析語,此謂詞彙無格、態、性、數之變。唯示以語序之先後及虛字之用而達意。
語序為:主謂賓,偏次先於正次。於數數,必附量詞於數後。各方言語法略異,故白話文之行可亂文字。乃以國語語法為白話文語法。
古者語法,同乎文言。
文字
纂- 主文:漢字
三代以降,漢字初成。秦以書同文,必用小篆,其後偶有數變,用之不更至民季,共和國立,納昔錢玄同所倡簡字法,加以矯正,遂成今制,曰簡化字,今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行之。香港、澳門、臺灣仍因舊制,書傳統漢字。
近代西學東傳,亦有以拉丁字母記音者,法式歧異。至共和國立,創拼音,授之於小學。初,國人頗思廢漢字,後以同音多,拉丁文字無象形之用,遂止。
沿革
纂三代之時,天下有國千萬,言語不通。周既王,始有雅言。諸子著作,皆以雅言。及周道微,天下紛亂,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尤是楚語至不同也。秦始皇帝混一車書,獨用秦篆,各地方言日合。然至於許慎之世,說文解字之所錄,亦有同義而音異之字,多有「某地曰某為某」之訓。蓋天下文字雖一,而言語未統也。此上古音也。古語於語法異於今音,可見諸尚書。
魏晉之世,北族南面,雖魏孝文帝力主洛音,而古音已變,詩始不得押韻。中原漢胡雜合,而成唐音,為中古之音。於南國,衣冠之南渡,亦有吳音混於正音者。此世樂府有吳曲、西州曲之分,蓋亦異音之故也。
宋季,中原復為胡君,語音大變。四聲缺入,派為三聲。唯江南淪陷不足百年,語音未大變也。明初都應天,永樂間北遷,百官隨同,江左之音復入燕地。以後四百年皆都北京,遂以為國語矣。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以國語為普通話,舉世皆以其漢語之正音。實其正音以國語稍改而成,國民政府遷臺,用其國語至今未廢。然分立五十年,習用亦異也。大異者,舉凡兒化韻之用,外來詞之源,王畿方言之不同,亦成其異也。
方言
纂蓋漢語歧甚,遠者異域不相通,近者十里音不同。然文惟一,為世所稀見。
以語言學分,言不通即非一語。且語法各異,故有漢語為一語族之論。漢語諸言,概分如下:
- 官話,聞之中原、巴蜀、江北,滿蒙疆人亦多用之。今中國大陸之普通話、臺灣之國語、南洋之華語皆宗北京官話京師片。
- 吳語,聞之吳越之地,昔宗蘇州話,今宗上海話。
- 閩語,聞之閩臺之地,瓊文之民亦操之,其中分閩北、閩東、閩南、閩中、莆仙,五語各不相通。
- 粵語,聞之嶺南,至於海外。廣州話為宗。
- 客語,聞之南境,為客家人之言,梅州話為宗。
- 湘語,聞之楚南。分新老二派。長沙、雙峰話為宗。
- 贛語,聞之江西,南昌話為宗。
- 徽語,聞之皖南,徽州話為宗。今或以之為吳語之別種。
- 晉語,聞之晉北、陝北、雲中等處,太原話為宗。
官話復分數種,以下次第:
- 東北官話,聞之東北,宗瀋陽話。
- 北京官話,聞之北京,東北,新疆之一部,宗北京話。
- 江淮官話,聞之蘇中蘇北之大部,蘇南之一部及皖中,宗揚州話,以其地雜吳語,兩者相生,或謂淮語。明代以之為國語。
- 西南官話,聞之川,桂,滇,貴,宗成都話。
- 中原官話,聞之中原,關中,魯南。各地或有別種。宗洛陽話、西安話。
- 冀魯官話,聞之冀,魯。宗濟南話。
- 蘭銀官話,聞之隴上,寧夏。宗蘭州話。
- 膠遼官話,聞之齊東,遼南,東北之一部。學界多宗煙台話。
以下諸言皆從屬不明:
書典
纂他典
纂
敘事完備,有條不紊,遂列正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