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

吳三桂,字長伯,一字月所南直高郵人也。萬曆四十年生於遼東。父錦州總兵。美丰姿,善騎射,軀幹不甚偉碩而勇力絕人。沈鷙多謀,頗以風流自賞。

清平西王吳三桂像

崇禎四年,明師敗於大凌河祖大壽奔錦州,罷孫承宗,襄亦以避戰下獄,乃擢為總兵。善治軍,領部千騎,膽勇倍奮,士氣益鼓,為遼東勁旅。松錦大戰,明師被圍,獨三桂部突圍至杏山

十七年,闖軍連破大同真定京師震動,詔三桂棄遼入衛京師,封平西伯。遷延不急行,常簡閱步騎。至豐潤,聞思宗已殉,遂還軍山海關以待。初,李自成欲招三桂降,未決,闖已發兵攻關,乃求救於。卒聯清兵破闖於一片石。京師既復,多爾袞旋令遷都,封三桂平西王,竟降清。復為清連下陝西四川,追桂王,執還昆明,弒之。乃受命鎮雲南貴州,節制督撫,自授百官,如一方之雄,與平南王廣東尚可喜、靖南王福建耿仲明並稱三藩。三藩兵餉皆自朝廷出,耗費天下之半,聖祖親政,頗患之。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乞骸骨,奏以子之信代鎮閩,聖祖詔撤藩。三桂乃與仲明孫耿精忠同疏請撤兵,以探天意。聖祖曰:「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皆許之。三桂乃以復明為號,聯尚、耿起兵反,廣西孫延齡陝西王輔臣臺灣鄭經皆應。

初,連陷雲、貴、川、湘,兵至岳州。然久不渡江,共輔臣圖中原,坐失戰機。清廷以兵待三桂,繼降輔兵及二藩,鄭軍亦敗,吳師頓成孤兵。十七年,僭稱周帝於衡州,改元昭武,八月十七病卒。三桂既歿,連失岳州、常德衡州。其孫世璠立,退守貴陽,又三年,乃敗。

三桂降清,世皆以陳圓圓為因。吳偉業嘗作《圓圓曲》,其辭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極諷桂降清之罪。近世以三桂指代漢奸之流,自此始也。然闖在京追贓暴行,本失三桂望,降闖已難;計獨守山海關亦必敗,況時人亦多言聯虜滅寇,借清兵固非無理;京師既復,亦嘗請立太子,以明臣自任也。及執桂王,弒其君,則其節已敗。故其罪在咒水,而不在其聯清也。

家屬

  • 父 吳襄 錦州總兵
  • 子 吳應雄 三等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