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仁祖

朝鮮仁祖,字和伯,小字天胤朝鮮國第十六代王,元宗恭良大王之長子,宣祖昭敬大王之孫也。母仁獻王后具氏,綾安府院君思孟之女。

朝鮮仁祖
名諱 李倧
生卒 萬曆二十三年

順治六年

在位 天啓三年

順治六年

政權 朝鮮國
廟號仁祖
諡號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大王
陵墓長陵
先君 朝鮮光海君
嗣君 朝鮮孝宗
年號
用明年號(天啓、崇禎)
用清年號(崇德、順治)

萬曆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七日,生王於黃海道海州府。三十五年,進階為綾陽都正,尋封君。妻仁烈王后韓氏,領敦寧府事西平府院君浚謙之女。天啓三年三月十二日癸卯,申景禛、具宏、沈命世、具仁垕等,紹介於金瑬、李貴、金自點、崔鳴吉、李曙、洪瑞鳳,自彰義門入,廢光海君,大妃又命傳國寶於王,卽位於宣廟舊時別堂。如明請封典,越二年,明熹宗遣司禮監太監王敏政、御馬監太監胡良輔,錫王誥命、冕服。冬閏十月,命定靖社功臣位次,錄金瑬等五十人。四年正月,李適以平安兵使,稱兵反王,奉大妃出巡湖西,命張晩、李守一討平之,二月還都。夏,日本關白德川秀忠,傳位於其子家光,遣使來聘。六年八月,仁獻王后薨。七年正月,後金人以戊午降帥姜弘立為導,大擧深入,王幸江都,命元老李元翼,翼世子鎭湖南。請結隣通好,始應其請。八月,明熹宗崩,王率群臣擧哀,遣李忔等,賀崇禎帝登極。崇禎三年五月,椵島裨將劉興治叛,殺都督陳繼盛。久之,耿仲明孔有德等,擧衆投金。五年,追尊父王為元宗大王,母妃為仁獻王后,遣洪靌、李安訥等,如請追封,崇禎帝降勑追封,錫以誥命,賜諡恭良。八年十二月,仁烈王后薨。九年三月,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曰,遣使來告。十二月,清人襲侵,王避之廣州南漢山城。領議政金瑬、吏曹判書崔鳴吉等進說曰:「昔漢高帝屈體於鴻門,唐代宗親拜回紇於馬首,是知為人君者,為國家萬世慮,非若匹夫之計,一身外無復之耳。」王從之。十年正月,大駕還都。十一年冬十二月,納趙氏為繼妃,領敦寧府事漢原府院君昌遠之女也。順治二年春,昭顯世子自燕京大歸,尋疾革殂逝,長子幼而且多病。王乃立鳳林大君為王世子。三年,廢嬪姜庶人以大逆賜死。六年五月初八日丙寅,王薨於昌德宮之正寢,壽五十五,在位二十七年,葬長陵。上諡曰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廟號曰仁祖。

  • 朝鮮國《仁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