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許浚
進行的討論
譯事問題纂
- 粵語全文合譯自韓、日、越,韓語版本身並無多少引據。--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〇時〇三分 (UTC)
- 好吧,我去查查。另外,我之所以在龜後註反切,是提醒這個字的讀音很特殊,不能望字生義。我在粵語版專門做個韓語註解。你們不要就算了。--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〇時二〇分 (UTC)
- 有勞!既有同音,宜以直注,若無方反切。--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〇時四二分 (UTC)
- 可考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余已盡力補充所據,惟仍有近半未能查證。--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二時〇四分 (UTC)
- 考《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鼎足山本/七年 卷八十六至九十八/卷九十七 十一月/十三日》︰「乙酉/吏曹啓曰:「內官方俊豪輔國追贈與否,更爲詳考,則以翼社功臣,追贈輔國,而府院君,則不得下批,以西河君下批矣。」傳曰:「許浚依方俊豪例追贈。」
- 許浚追贈輔國,蓋無異義,而追贈府院君,按上文文理,余未能解,有勞諸君並考。--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二時三六分 (UTC)
- 又,查粵語審音配詞字庫,龜讀若鳩者,龜茲也,未見用於名號。未知閣下所據若何﹖--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三時〇七分 (UTC)
- 我在粵語版做了註解,查韓語字典,會知道龜讀구是地名用字讀音,所謂땅 이름。--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六時四四分 (UTC)
- 善!惟龜於龜茲之所以讀若鳩,余以為實音譯西域諸國原音故,未必可放諸各地地名,不然則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已註明地名一概讀若鳩,而非謹列「gau1,龜茲(古西域國名)」。又,粵音與韓音之對應關係,實不知何處翻查憑據﹖--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六時五六分 (UTC)
中韓越古人列傳纂
- 許浚一文,其據所本,必為文言,如《朝鮮王朝實錄》等。苟若倒譯其他維基,縱有所據,亦易生謬誤,何況無據乎。是以稽考原典,重編全文,以資參考。
- 白話解說︰「簡而言之,中韓越古人,其生平紀載,原始文獻就是文言,不應倒譯其他語文的,除非是考古的新近發現,尚祈知察。」--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三〇日 (五) 一六時五四分 (UTC)
- 所以說我不敢在大典碰古人傳記嘛,分分鐘有人攷據得比我詳細,好吧,文章交給你們了,我先走了。。。。。我要是再寫傳記,就寫近人傳記好了,比如現在還在翻譯中的《李香蘭》(粵語維基)。--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六時二九分 (UTC)
- 詳實考據,四海皆準,不必過慮,有誤但改可矣。--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六時三三分 (UTC)
- 西人傳紀,英文維基多所考據,譯之無妨,足以採信。惟中韓越人物傳紀,本出漢文,譯為外文,復譯回漢文,難免有誤。又,他人所譯,未必準確,資料所據,亦可為偽,如閣下言許浚並無考醫科事,經考據後當為真(據《太醫院先生案》,許浚為壬辰前入太醫院,並無註述其為宣祖甲戌科,乃至於無人為宣祖甲戌科,故白話維基所據實誤),然白話維基仍未採信,以有大陸醫學文獻故。而彼等大陸醫學文獻,能否採信,頗堪疑問。
- 閣下熱心繙譯,吾人欣甚,然所本無據,余嘗讀而生疑,況乎他人。粵文維基許浚一文,言「1611年農曆十一月廿二,獲得赦免,復歸內醫院。」,經查有誤,《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鼎足山本/元年 卷十二至二十三/卷二十三 十二月/三日》「司諫院連啓請許浚還收成命,答曰:『侍藥之事,予終始知之。浚之用藥無效,實出於術薄技窮,其情有可恕者。執此誅戮,恐非所宜,故已施疏放之典矣。今予有疾,而無內醫老成者,玆欲放還,以備問藥耳。予豈不量事體而有此擧乎?勿爲煩執可矣。』」由是足見,許浚之放釋,非在光海君三年(一六一一年),而在光海君元年(一六零九年)。此所以考據之重,放諸四海皆準,非獨大典而已,不然則謬傳各方,亦為閣下上方所言「中文維基不足信」之源也。--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六時四七分 (UTC)
- 對於粵文版這段,我查韓文原本,確定沒有錯譯。怎麼說呢,我比較信任現代語言,古典出處有時不盡然,比如現代發現的資料就發現關於許浚生年,會出現矛盾、衝突的說法,這些矛盾衝突都出自於古文。我覺得現代人做的努力、清理、攷據也是可信任的,說不定王朝實錄有BUG呢?--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七時〇〇分 (UTC)
- 當代文獻,如非考古出土,則必本乎古籍。朝鮮君王,一言一行,悉錄於《朝鮮王朝實錄》,故而最為可信。況韓文維基所言無據,則更不足信。
- 又,按時序推論,許浚於宣祖四十一年(一六零八年)三月,放逐,光海君二年(一六一零年)呈上《東醫寶鑑》,如於三年(一六一一年)方放釋,則何以在上年呈書﹖是以《朝鮮王朝實錄》載許浚於光海君元年(一六零九年)十一月獲釋,最為可信。--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七時〇六分 (UTC)
- 考《內醫先生案》,許浚條僅有以下數句︰「許浚 淸源 丁酉 陽川人 崇祿 知樞 扈聖功臣陽平君 楊州牧使 贈領議政 享年七十七 號龜岩」。蓋中宗三十二年丁酉出生之說,出乎此處。惟其享年則誤。--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〇九時三八分 (UTC)
- 考《東醫寶鑑 序》︰「諸醫星散,事遂寢。厥後,先王又教許浚獨為撰成,仍出內藏方書五百卷以資考據,撰未半而龍馭賓天。至聖上即位之三年庚戌,浚始卒業而投進,目之日《東醫寶鑒》,書凡二十五卷。上覽而嘉之,下教日︰『陽平君許浚,曾在先朝,特承撰集醫方之命,積年覃思,至于竄謫流離之中,不廢其功,今乃編帙以進。仍念先王命撰之書,告成于寡昧嗣服之後,予不勝悲感。其賜浚太僕馬一匹,以酬其勞。速令內醫院設廳鋟梓,廣布中外。』」所謂「聖上即位之三年庚戌」,即光海君二年(一六一零年)(光海君即位於宣祖四十一年,一六零八年,當年未改元,故即位三年,實光海君二年,一六一零年,歲次庚戌),合乎《朝鮮王朝實錄》所載,而兩書皆載光海君賞許浚馬一匹,本書更謂光海君下教曰「陽平君許浚」,如此,則許浚在光海君二年必已獲釋,亦合乎《朝鮮王朝實錄》所載。兩書俱為彼時之作,互為引證,誠可足信。--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日 (六) 一〇時〇二分 (UTC)
- 這麼說來,日語版的內容是對的咯!我還以爲韓語版更可信,於是把譯成粵語的日語內容改成韓語那版。主要是日本人對新舊曆轉換沒概念,害我以爲他們跟着不靠譜(因爲我後來發現日語版真的有不靠譜的地方,被我改了)。既然有文獻佐證,我也是時候去改正粵語版了。感謝用戶:Itsmine嘅指正和對資料的蒐集!--S7w4j9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七日 (五) 一一時〇四分 (UTC)
用典引據纂
疑引據纂
選摭卷首新知錄纂
舉許浚列傳為卓著纂
- 為撰許浚列傳,余遍查《朝鮮王朝實錄》、《內醫先生案》、《太醫院先生案》、許浚博物館網站、奎章閣藏書網站等,凡數日。所述悉有引據,用字皆有細思。余以為可舉卓著,以作範文。諸君有何高見﹖--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六日 (日) 一三時五三分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