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又作惠王,嬴姓,趙氏,諱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秦君。
秦惠文王 | |
---|---|
名諱 | 趙駟 |
生卒 | 孝公六年至後元十四年 |
在位 | 惠文王元年至後元十四年 |
政權 | 秦 |
諡號 | 惠文王 |
陵墓 | 公陵 |
先君 | 父秦孝公 |
嗣君 | 子秦武王 |
年號 | |
後元 |
傳
纂車裂商君
纂孝公六年生。惠文王為太子時,嘗犯禁條。時人或違新法,法令不行。商君曰:「法之不行,自於貴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師。」故是,令乃行矣,秦愈盛,而得罪於太子焉。及孝公薨,太子即位,每念被罰之事而怒也。時商君威重,人皆知商君之法,王頗忌鞅,公子虔等亦言商君將反,於是,王以商君車裂,並族其家。王乃固其位。
東進攻魏
纂王之位既固,乃繼父之志,東進以攻魏。惠文王八年,秦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於雕陰,魏以河西地予秦。九年,秦兵之攻魏,取河東之汾陽、皮氏、焦、曲沃。明年以勝復攻魏,取魏蒲陽。魏受秦軍之數攻,又追割上郡十五縣與秦。自此,秦盡吞魏河西之地,又於河東立攻伐之基也。
滅蜀敗楚
纂十三年,王效山東六國,亦自號王,改明年為後元元年。後元七年,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攻秦,王使庶長樗里疾破魏、趙、韓於修魚,斬首八萬,且擋東兵之攻也。而西之義渠又破秦於李帛。九年,王以司馬錯之策攻蜀,破蜀於葭萌關,遂滅蜀。十二年,遣張儀赴楚,陰行反間,誘楚絕於齊。又以計激楚懷王,誘楚伐秦,使秦破楚於丹陽,得楚地漢中。遂解楚謂秦與巴蜀之患,楚乃不振。
伐取義渠
纂義渠者,匈奴之別種,雄於西北。惠文王七年,義渠內亂,秦以庶長操平義渠,義渠遂弱。十一年,秦置縣於義渠,義渠乃稱臣。後元十年,秦取義渠二十五城,遂得良牧之地也。
病薨
纂為政
纂宗室
纂父
纂秦孝公
弟
纂- 樗里疾
- 公子華
妻妾子女
纂不知母者之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