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
大麥,通作麰,因其苗粒皆大於來,故得大名,牟亦大也。
集解
纂陶弘景曰:「今稞麥,一名牟麥。似穬麥,惟皮薄爾。」
蘇恭曰:「大麥出關中,即青稞麥。形似小麥而大,皮厚,故謂大麥。不似穬麥也。」
蘇頌曰:「大麥,今南北皆能種。蒔穬麥有二種,一種類小麥而大,一種類大麥而大。」
陳藏器曰:「大、穬二麥前後兩出,蓋穬麥是連皮者,大麥是麥。米但分有殼無殼也。蘇以青稞為大麥,非矣。青稞似大麥,天生皮肉相離。秦隴、巴西種之。今人將當大麥米,糶之不能分也。」
陳承曰:「小麥,今人以磨麵日用者為之。大麥,今人以粒皮似稻者為之。作飯滑,飼馬良。穬麥,今人以似小麥。而大粒、色青黃作麵,脆硬食多脹人。汴洛河北之間又呼為黃稞。關中一種青稞,比近道者粒微小、色微青,專以飼馬。未見入藥用。然大、穬二麥其名差互。今之穬麥似小麥,而大者當謂之大麥。今之大麥不似小麥,而穬脆者當謂之穬麥。不可不審。」
李時珍曰:「大穬二麥註者不一。」
按《吳普本草》,大麥一名穬麥,五穀之長也。
王禎《農書》云:「青稞有大、小二種,似大小麥,而粒大皮薄,多麵無麩。西人種之,不過與大小麥異名而已。」
《郭義恭廣志》云:「大麥,有黑穬麥,有(禾宛)麥,出涼州,似大麥。有赤麥,赤色而肥,據此則穬麥是大麥中一種,皮厚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類異種。如粟粳之種近百總是一類。但方土有不同爾。故二麥主治不甚相遠。大麥亦有粘者,名糯麥。可以釀酒。」
氣味
纂鹹溫微寒,無毒。為五穀長,令人多熱。
孟詵曰:「暴食似腳弱為下氣,故也。久服宜人。熟則有益帶。生則冷而損人,石蜜為之使。」
主治
纂別錄曰:「消渴除熱,益氣調中。」
陳士良曰:「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穀食,止洩,不動風氣。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膚為麵勝於小麥,無躁熱。」
蘇恭曰:「麵平胃止渴,消食療脹滿。」
孟詵曰:「久食頭髮不白,和針砂、沒石子等染髮黑色。」
李時珍曰:「寬胸下氣涼血,消積進食。」
發明
纂寇宗奭曰:「大麥性平涼滑膩。有人患纏喉風食不能下,用此麵作稀糊,令嚥以助胃氣而平。三伏中,朝廷作麨以賜臣下。」
朱震亨曰:「大麥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熱病,人不知也。」
李時珍曰:「大麥作飯食香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麵作醬甚甘美。」
附方
纂食飽煩脹,但欲臥者:「大麥麵熬微香,每白湯服方寸匕佳。」(肘后方)
膜外水氣:「大麥麵、甘遂末各半兩,水和作餅炙熟,食取利。」(總錄)
小兒傷乳腹脹,煩悶欲睡:「大麥麵生用,水調一錢服。白麵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蠼螋尿瘡:「大麥嚼傅之,日三上。」(傷寒類要)
腫毒已破:「青大麥去鬚,炒暴花,為末傅之。成靨揭去又傅數次即愈。麥芒入目,大麥煮汁,洗之即出。」(孫真人方)
湯火傷灼:「大麥炒黑研末,油調擦之。」
被傷腸出:「以大麥煮汁,洗腸推入。但飲米糜百日乃可。」(千金)
卒患淋痛:「大麥三兩,煎湯入薑汁,蜂蜜代茶飲。」(聖惠方)
據
纂-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麥部·彙考·大麥
聲音動静,具錄於維基共享︰大麥 |
聲音動静,具錄於維基共享︰大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