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
纂自永樂修典,四庫編成,古今圖冊,收攬完備。惟近世曉覺道理,百家爭鳴。西學東漸,各有始末。士紳茫茫,遠不及逮。疑古者眾,怨舊者多。於是斥逐儒術,貶抑性理。殷周之明,莫非妖言;泰西末流,敬為上賓。崇外若此,至今百年。會西國志士,立典於網絡,開共筆之先河。吾人乃竊取一處,成以文言,謀復古法,載新世之大道,以揚中華文理,興千年舊邦,故亟需善古文而博今道者。願足下能同遊,共為大典,修先世之廢道,著當今之新知。
又,古文維基大典,以其從古,多有異於外文,宜先閱典章、凡例、章法,以求壹道。
如有垂詢賜教,請至會館。燕語如故,亦無不可。 --阮薰華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六日 (四) 〇八時三四分 (UTC)
包頭
纂歡迎光臨維基大典。閣下所著包頭一文,資料非常詳盡。不過在排版方面我認為可以斟酌一下。
我以為可以以汶川一文為基礎。首段講地理位置及其他雜項,次段沿革講政區設置上的各種更動和一些簡史,詳近略遠,政區講現有的行政劃分,不須詳列各區,因為可能各自有條目。至於名人、名勝等等,如非聞名全國者,當以略去,並於首段略講。
雖然現在有各種不同的政區文章,也有不同的格式,但百科全書應以簡單易懂以主。希望閣下留意。--阮薰華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六日 (四) 〇八時三四分 (UTC)
圖
纂君安好,凡版權所有者,大典弗許。詳見凡例。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自由可貴,雖惜不憾。--孔明居士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四日 (四) 一六時〇四分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