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衡」: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Ultranal
新文「晁衡者,日本人也,字巨卿。本名阿倍仲麻呂。父船守,乃孝元天皇之後,為中務大輔。 少聰敏,好讀書。年十六,選為遣唐留學生,……」
 
雀軒
無編輯摘要
第一行:
晁衡者,日本人也,字巨卿。本名阿倍仲麻呂。父船守,乃孝元天皇之後,中務大輔。
 
少聰敏,好讀書。年十六,選遣唐留學生,赴唐學問。開元中,進士,洛陽司經校書,遷左拾遺。以其文采,上幸之,賜名晁衡,授左補闕,常侍于御前。後遷祕書監,兼尉卿。
肅宗即位,擢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至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北海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
 
衡性好學,能詩賦。當是時,名士如李白、王維等,多友之。天寶中,遣唐大使藤原清河至唐,上命接之。及清河還,以思故,衡亦奏稱欲歸。上許之,因命使。王維、包佶、趙驊等,皆作詩相送。衡亦賦律詩曰:「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律。蓬萊路遠,落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既而至明州,與唐人別。衡望月,悵然詠和歌曰:
天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いでし月かも
 
是歌見錄于《小倉百人一首》,倭人凡黃髮垂髫,皆能詠之。
第一三行:
大曆元年正月,卒,年七十。代宗贈潞州大都督。
 
衡在唐凡五十餘年,身雖榮貴,思不已,言及國,未嘗不悽惻也。日本朝中上下,亦多念之。大十四年,日本天皇敕曰:「前學生阿倍朝臣仲麻呂,在唐而亡,家口單乏,葬祭有闕。其賜東絁百匹、白綿三百屯」開成元年,因命遣唐使,贈正二位,日本天皇又詔曰:「故留學問贈從二品安倍朝臣仲滿,身涉鯨波,業成麟角,詞峰聳峻,學海揚漪,顯位斯昇,英聲已播,如何不憖,莫遂言歸。唯有掞天之章,長傳擲地之響。追賁幽壤,既隆於前命,重敘崇班,俾給於命詔。」
 
衡之故事,顯中日二國邦交之密,史家政客多引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