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底本,未經審校

公孫崇太樂令也。高祖太和中,詔秘書鍾律郎上谷張明豫為太史令,修綜秝事 未成,明豫物故。遷洛,仍歲南討,而宮車晏駕。世宗景明中,詔崇及太樂令趙樊生 等,同共考驗。正始四年冬,崇表曰:“臣頃自太樂,詳理金石,及在秘省,考步三 光,稽覽古今,研其得失。然四序遷流,五行變易,帝王相踵,必奉初元,改正朔, 殊徽號、服色,觀于時變,以應天道。故《》湯武革命,治秝明時。是以三五迭 隆,秝數各異。伏惟皇魏紹天明命,家有率土,戎軒仍動,未遑秝事,因前魏《景初秝》,術數差違,不協晷度。世祖應期,輯寧諸夏,乃命故司徒、東郡公崔浩錯綜其 數。浩博涉淵通,更修秝術,兼著《五行論》。是時,故司空、咸陽公高允該覽群 籍,贊明五緯,并述《洪範》。然浩等考察未及周密。高宗踐祚,乃用敦煌趙𢾺甲 寅之秝,然其星度稍為差遠。臣輒鳩集異同,研其損益,更造新秝。以甲寅為元,考 其盈縮,晷象周密,又從約省。起自景明,因名《景明秝》。然天道盈虛,豈曰必 協,要須參候是非,乃可施用。太史令辛寶貴,職司玄象,頗閑秘數;秘書監鄭道昭,才學優贍,識覽該密;長兼國子博士高僧裕,乃故司空允之孫,世綜文業;尚書 祠部郎中宗景,博涉經史;前兼尚書郎中崔彬,微曉法術。請此數人,在祕省參候。 而伺察晷度,要在冬、夏二至前後各五日,然後乃可取驗。臣區區之誠,冀效萬分之 一。”詔曰:“測度晷象,考步宜審,可令太常卿芳率太學四門博士等,依所啟者悉集 詳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