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勝文策像

荒勝文策日本語荒勝 文策あらかつ ぶんさく Arakatsu Bunsaku?),一八九〇年生、一九七三年卒,為日本兵庫縣姫路市人、台灣日治時期著名之高能物理學家也。荒勝氏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物化學科畢業[],為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物理學博士[]

一九二八年,荒勝文策任臺北帝國大學首任物理學講座教授,領眾建直線粒子加速器,卒令臺灣成為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之處[][][]一九三六年,荒勝文策轉設教於京都帝國大學,使日本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聞其名而回母校旁聽其課[]二戰期間,荒勝文策曾為大日本帝國海軍原子能研究計畫服務[],並於爾後成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荒勝文策在二戰後期曾被委任調查廣島市原子彈爆炸受害區域,以明原子彈之影響[],其調查報告數據之精確令舉世震驚[]

戰後,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令拆京都大學荒勝研究室之迴旋加速器[一〇],使荒勝之大量報告與製作之儀器付之闕如,舉世痛之[]。此外,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發展核子技術,遣教育部次長赴日訪荒勝文策,望其助發展原子科學研究,然未成功[一一]。另外,荒勝文策亦嘗受教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門下[][一二][一三],並曾與他人一同私辦甲南大學,任首任校長[一四]一九七三年,荒勝文策卒於神戶市,享壽八十三歲[][一五]

生平

早期

 
荒勝文策獲聘任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教授之公文。

荒勝文策於1890年(明治23年)3月25日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姫路市[][一六],其生父為長田重(日本語{{{j}}}),後成為荒勝得次的養子[]。在從模板:Link-ja東京高等師範学校畢業後,荒勝文策一度在佐賀縣擔任教職,後在1915年選擇進入京都帝国大学物理学系就讀[一四]:574

1918年(大正7年)7月,荒勝文策從京都帝国大学物理学系畢業後,旋即擔任該校講師,後於1921年8月升助理教授[一六][一七]。1923年4月轉任甲南高等學校教授[一七]。在1926年6月,他被臺灣總督府任命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爾後併入臺北帝國大學)的教授[一八]。不過在此時,荒勝文策並未直接就職,而是以臺灣總督府在外研究員的身分,前往歐洲留學直到1928年10月[一七]。在這段期間,他曾經短暫留學於德國柏林大學跟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作研究,爾後並自認受到他很大的影響[]:97。後來他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師從Lua 錯誤 於第76行的模組:Ilh中:bad argument #4 to 'format' (string expected, got nil)。,並進行有關鋰原子自由電子分布的研究[一四]:574[一六]。在此之後,荒勝文策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師從約瑟夫·湯姆森歐尼斯特·拉塞福詹姆斯·查德威克等人共二年半的時間[一四]:574[一九]。此外,在這段期間,荒勝文策也於1928年8月獲得京都帝国大学理學博士學位[一七]。在歐洲的留學經驗,也使原先立志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荒勝文策,對核物理實驗產生相當大的興趣[]:97

臺北帝國大學時期

 
建成於1931年(昭和6年)5月3日[二〇]臺北帝國大學理化學教室校舍,即臺大二號館,物理學講座即設於其中。內有臺大物理文物廳,即為當年荒勝文策建造加速器處。

荒勝文策於1928年(昭和3年)2月成為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的首任教授,並開設普通物理與原子論等相關課程[]:128。就任後的他最初著手於光譜學的問題。在1932年4月《自然》雜誌裏有一篇論文專門描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怎樣用模板:Le製造快速質子來促成鋰蛻變[二一]。在閱讀這篇論文之後,他向助手木村毅一說:「這是個大變動之事,我們也來試看看吧!」[]:101於是荒勝文策立即決定改變研究方針,投入物理學講座全部資源,建造直線粒子加速器以追試此實驗[]:101[一四]:574。當時日本本土另有兩個實驗室作同樣的原子核實驗:一個是東京理化的仁科芳雄研究團隊,另一個是大阪大學菊池正士研究團隊[二二]。荒勝文策在臺灣的研究團隊資源最少,設備最差,而且人是最少的,僅四人[]:106

 
目前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的考克饒夫-瓦耳頓型直線粒子加速器

1934年(昭和9年)7月25日晚間(因為白天太熱[一四]:578),荒勝文策在木村毅一與植村吉明的協助下[一九][二三],在台北帝大二號館101室建造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二四],成功完成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 []。此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成功實驗[]:21。當時,實驗結果由木村毅一首先進行觀測,荒勝文策則於其後再度觀測之[一四]:578。該次實驗重現並證實了1H1+5B11→󰀁32He4反應,并发现用高速离子撞击锂也能使锂同位素產生1H2+3 Li6󰀁→󰀁22He4分裂反應[二五]:156

為了紀念實驗的成功,眾人推舉木村毅一之提案,決定在加速器下的水泥小屋的木製門上,由木村毅一用白色油漆留下此實驗成功的日期[一四]:578。當時日本的物理學界為此實驗之成功感到震驚[]:106。爾後,該加速器之主設備爾後被荒勝文策攜回日本內地,但留下了相關的次要設備,成為臺大日後重建該加速器的重要基礎[]:121

此後,該次實驗的加速器在戰後由臺大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與荒勝文策同為京都帝國大學畢業的戴運軌籌設重組,並由留任臺大的荒勝團隊成員河田末吉[二六]太田賴常教授,協同許雲基、周木村、林松雲、許玉釧,於1948年再次完成人工擊破鋰原子的實驗[]:4[二七]。目前被國立臺灣大學校方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即原物理學講座原子核實驗室[二七]

荒勝文策很重視對於物理師資的培養工作。1935年7月,在臺北帝大校方所舉辦的以歷史與物理學為主軸,針對中小學教師的的夏季講習會中,他以「原子人工變轉」為主題發表演說[二八]。荒勝文策也曾和應用化學教室合作,採集北投石並利用它提煉元素,做為核子實驗的α射線[一四]:574,作為加速器比對能量[]。並且曾經利用X射線照射甘蔗以改良品種,獲得臺灣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資助[一四]:575[二九]。此外,荒勝文策亦曾於1934年擔任臺北帝國大學評議會的評議員[三〇]

在1935年於臺北帝國大學舉辦的日本學術協會第10次大會的物理學會議中,荒勝文策報告其研究成果,受到當時應邀來臺的仁科芳雄大力激賞,很快便邀請他回京都帝國大學任教[]:107。後來,荒勝文策與木村毅一、植村吉明二人一同轉任京都帝國大學[二六],專長為重水製造及分光學的太田賴常則留在臺灣,物理學講座由同為出身京都帝國大學的物理博士、專長於宇宙射線物理的河田末吉接手[]:119[一一]

京都帝國大學時期

 
荒勝文策自臺北帝國大學轉任京都帝國大學之公文。

荒勝文策於1936年(昭和11年)11月轉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二三],接任石野又吉的物理學第四講座[]:88,並繼續進行其核子物理研究。他也在京大建造了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該加速器可將粒子加速至約50萬電子伏特的能量[一四]:575。除了利用加速器進行實驗,荒勝文策也曾與木村和植村一同利用宇宙射線進行高能物理研究,並將其實驗結果發表至1937年8月的《自然》雜誌上[三一]。另外,他也開設了實驗原子核物理學與量子力學等課程,甚至連爾後於1949年成為日本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湯川秀樹也在畢業後特地回母校旁聽其課程[]:108。1939年,荒勝文策與萩原德太郎利用該加速器,測定出平均每次鈾原子分裂會釋出2.6顆中子,並證明核連鎖反應是可行的[三二]

原子能研究計畫時期

1941年(昭和16年),荒勝文策成功利用鋰原子質子反應產生的伽瑪射線,使原子與原子產生核分裂反應[一四]:575。同年,仁科芳雄開始思考原子彈實物化的可能性,並將他的結論告知當局。之後,東條英機下達研究原子彈的命令,代號為「仁計畫」或「二號計畫」[注 一][三三]。仁科芳雄招集了他的老師長岡半太郎和在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朝永振一郎理化学研究所(RIKEN)人員身份投入海軍核子技術研發[三四]。不過到了1943年後,當仁科芳雄告訴海軍「理論上或許可行,但可能連美國也無法成功將原子彈實用於戰爭」時,海軍便失去了興趣。而仁科芳雄只好再找其他單位來繼續支持其研究計畫[三五]

此後,荒勝文策領導其他物理學者一同研討核能之運用以及原子彈研發的可能性。大日本帝國海軍並招集荒勝文策進行研究,成立了一個研發小組,成員包含湯川秀樹[三六]。該計畫代號為「F計畫」,其中「F」指的是核分裂(Nuclear fission[]:4[][三七]。原先他們主要探討核能取代化石燃料能源的相關研究[三二][三六]。然而隨著石油的普及,以及大日本帝國在戰場上的接連失利,才開始將目標轉向原子彈的研發,取代仁科芳雄的核子計畫[三八]。荒勝文策表示,他加入此計畫的主因在於這可避免日本物理學家遭到強制徵兵[三二]。4月,荒勝文策加入日本學術研究會議,成為其會員[一七]

最初,荒勝文策曾表示日方將無法如期使核子計畫實用於該場戰事,但海軍表示可使其作為下次戰爭的準備[三九]。荒勝文策並不採用當時日本其他研究團隊所使用的熱擴散法,而是選擇設計出一款超高速離心機將較重的鈾238離心至外壁,以提取鈾235[]:110。他的研究成果,也曾被美國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作為數據計算上的參考[]:111。荒勝文策自言:

我自小喜歡旋轉的東西,也許這是我選擇離心機的真正原因。我一輩子喜歡的研究,就是轉動體。[]:110

1945年初,由於麥克阿瑟率領的盟軍逼近日本本土,荒勝文策所領導的F計畫便遷往朝鮮咸鏡南道模板:Link-ko[三七][四〇][四一]。由於遷移計畫耗了約3個月的期間,美軍因此得以在日方成功製得原子彈前搶先一步投彈於日本本土[四〇]。在興南的計畫主要是重水製造,但該計畫後來被蘇聯偵測到[三七]。但是直到日本投降,該計畫皆尚未成功大量生產鈾235[四二][四三][四四]。根據美國歷史學家约翰·W·道尔的觀點,由於當時日本政府內部的混亂以及資源的相對缺乏,致使日本核計畫未能如美國、英國納粹德國一樣發展迅速[四五][四六]

調查原爆災害

 
廣島原爆受災範圍示意圖。

二戰末期,美軍在廣島投下原子彈,造成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為了明白災情,荒勝文策被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委任原子彈爆炸受害區域的調查任務,與京大醫學部的杉山繁輝教授共組原爆災害調查班[][四七],以了解原子彈的影響力[][四八]。為了取樣,在毫無防護設備的情況下進入原爆災區,其調查報告數據計算之精確,震驚世界[]。經過計算,荒勝文策精確指出爆炸時的高度與位置,並得出閃光時間約在1/5秒至1/2秒之間[]:116

二戰結束後

戰後,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於1945年9月28日下令禁止日本進行有關原子物理航空學的研究[]:111,並拆除京都大學荒勝研究室的迴旋加速器,將之傾倒入琵琶湖[一〇]。荒勝文策的大量報告與研究筆記也遭到沒收,為此他表達強烈抗議[四九][五〇],該次拆除行動也引來了國際間的一陣撻伐[]:116。拆除工作由兩位來自美國海軍部的軍官監視[五一]。荒勝文策的大量報告與製作之儀器因此大量流失,但其中有部分被保留在廣島縣西南部的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至於他所加以改良的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則因加速能量低,而免於像其他迴旋粒子加速器一樣被沒收毀棄的命運[一四]:575。在拆除作業中擔任翻譯員的柏克萊加州大學名譽教授湯瑪斯·史密斯表示,他因為親身參與了侵犯荒勝教授學術成就的工作,而感到黯淡無光[五一][五二]

此外,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發展核子技術,曾於1946年2月25日派遣時任教育部次長顧毓琇前往日本訪問荒勝文策、仁科芳雄湯川秀樹,希望他們能協助發展原子科學研究,然未成功[一一][五三]。3月20日,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採用原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日籍專家七人所擬向日本延攬專家之建議,其名單中包含荒勝文策、仁科芳雄、湯川秀樹、菊池正士模板:Link-ja模板:Link-ja等,並致電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初步認為可行,但認為當時「國際間關係微妙」,因此最好「於秘密中行之」,然而後來亦未成功[一一][五四]

另外,荒勝文策曾在1946年7月13日到1948年7月13日這兩年的期間,擔任京都大學理學部部長[]:111。之後在1949年1月,荒勝文策成為新成立的日本學術會議會員[一七]

晚年

 
私立甲南大學校園,攝於2007年。

荒勝文策在1950年(昭和25年)時自京都大學退休,並於退休後創設了私立的甲南大學,1951年4月成為其首任校長[一四]:575[一七]。他以「人物育成的教育、個性尊重的教育與自育主義教育」作為其辦學理念[五五]。針對理工學部,他則以「加強自然科學的理論基礎,融合純科學和應用科學,培育具有創造力,能應對隨時代變化產生的新科技發展的人才」作為教育方針[五六]

他在京都大學的核子物理研究室,也在1951年美國解禁日本核物理實驗後重啟,由木村毅一接手[一四]:575[二三]。此外,當京都大學為紀念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設立模板:Link-ja的時候,他也是核心人物之一[五七]。另外,根據荒勝文策的學生、曾任職於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竹腰秀邦表示,荒勝文策在甲南大學時期,曾自行設計快艇,並計劃在瀨戶內海上航行[一四]:576

荒勝文策晚年居於神戶市東灘区[],並於1961年獲得日本紫綬褒章、1965年獲旭日中綬章[注 二]。1973年(昭和48年)6月25日,荒勝文策於神戶市逝世,享壽83歲[一五],去世當年被追贈旭日重光章[注 三][五八]

家庭

荒勝文策的生父是長田重(日本語{{{j}}}[注 四],但荒勝文策後來成為荒勝得次的養子,並從其姓氏[]。荒勝文策的妻子名為荒勝益(日本語{{{j}}}),1896年生於佐賀,比荒勝文策小6歲。她是荒木郁一的長女,荒木稔的姊姊[]

荒勝文策夫妻一共生有三男一女:長子荒勝巖於1920年出生,後在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学部畢業,並曾任第三任模板:Link-ja長官與模板:Link-ja的總經理[][五九][六〇][六一],他的妻子荒勝淑子(1922年-1999年[六二])對茶道的歷史頗有研究,並曾著書論述之[六三][六四]。二男荒勝曄在1921年出生,於京都帝國大學工学部畢業,並與北海道帝国大学總長模板:Link-ja的二女兒今典子結婚[]。荒勝曄曾對铜冶炼炉渣進行相關研究[六五]。三男荒勝豐在1927年出生,於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畢業,並曾任甲南大学教授[]。荒勝豐主要致力於研究銅離子酵母菌生長的影響,以此主題得到京都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六六],並在爾後成為甲南大學名譽教授[]:15。荒勝豐也曾經在2013年時擔任過日本蘭協會的名譽審查員[六七]。長女荒勝百合子於1925年出生,於模板:Link-ja畢業[]

學術著作

根據日本物理學會於1985年所做的統計,荒勝文策在截至1945年之前,在各科學期刊上共發表22篇論文。其中於日本國內的有19篇、海外則有3篇[]。下列為部份荒勝文策曾發表之相關學術著作與論文:

  • 《力學》,1951年[一七]
  • 《近代物理學》,1968年[六八]
  • 《氫原子連續光譜與其位於巴耳末系之譜線》[注 五],1932年[六九]
  • 《分子中的角動量守恆定律或總波函數之對稱/反對稱守恆(玻色統計或費米統計)》[注 六],1932年[六九]
  • 《論無電極環形放電通過含氫氣長管之一些特有現象》[注 七],1932年[六九]
  • 《論反常伽瑪射線的吸收(電子靜止質量的量子躍遷可能性)》[注 八],1932年[六九]
  • 《無電極環形放電通過鉀氣體》[注 九],1932年[六九]
  • 《無電極環形放電所導致的氣體激發》[注 一〇],1932年[六九]
  • 《朝鮮咸鏡北道茂山含鐵區的地質記錄》[注 一一],1933年[六九]
  • 《關於自旋角動量守恆在鋰原子人工衰變之適用性》[注 一二],1934年[六九]
  • 《原子人工遷變與電機工學的文化》,1935年[七〇]
  • 《特定輕元素被氫離子與氘離子撞擊的人工核遷變實驗研究(鋰-6與硼-11之兩種不同衰變路徑相對出現機率)》[注 一三],1936年[七一]
  • 《由宇宙射線引發的鉛中子釋出》[注 一四],1937年[三一]

參考資料

注釋

  1. 日本語中的「二」與「仁」發音相似
  2. 旭日章第3級
  3. 旭日章第2級
  4. 請注意此人與長田重一並非同一人
  5. 原文標題:The continuous spectrum of Hydrogen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 lines in the Balmer series
  6. 原文標題: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or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symmetry or antisymmetry of the total wave function (Bose or Fermi Statistics) in molecules
  7. 原文標題:On some peculiar phenomena of the electrodeless ring discharge through Hydrogen in a long tube
  8. 原文標題:On the anomalous absorption of gamma-ray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quantum jump of the rest-mass of an electron)
  9. 原文標題:The electrodeless ring discharge through potassium vapour
  10. 原文標題:The activation of air by the electrodeless ring discharge
  11. 原文標題:Geological notes on the Mozan iron-bearing district, N. Kankyô-dô, Chôsen (Kores)
  12. 原文標題:Notes on the validity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spin angular momentum in the process of the artificial disintegration of lithium atoms
  13. 原文標題: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Artificial Transmutation of Certain Light Elements Bombarded by Ions of Hydrogen and Heavy Hydrogen. Ⅰ. (The Relativ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Two Alternative Types of Disintegration of 3Li6 and of 5B11)
  14. 原文標題:Expulsion of Neutrons from Lead by Cosmic Rays

參考文獻

  1. 一點〇 一點一 臺灣紳士名鑑  ; 臺北市:新高新報社,一千九百三十七年 2015-01-22覽之模板:日本語模板:Subscription
  2. 二點〇 二點一 二點二 二點三 二點四 二點五 二點六 二點七 荒勝文策-原子核物理学者 (日本語)
  3. 三點〇〇 三點〇一 三點〇二 三點〇三 三點〇四 三點〇五 三點〇六 三點〇七 三點〇八 三點〇九 三點一〇 三點一一 三點一二 三點一三 三點一四 三點一五 三點一六 三點一七 三點一八 三點一九 三點二〇 三點二一 模板:Cite journal zh
  4. 四點〇 四點一 四點二 四點三 四點四 四點五 臺灣物理史數位典藏計畫 (正體中文)
  5. 五點〇 五點一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6. 六點〇 六點一 六點二 模板:Cite journal lua模板:Subscription
  7. 七點〇 七點一 七點二 大津貞吉 台湾関係人名簿  ; 橫濱市:愛光新聞社,一千九百五十九年十月 2015-01-22覽之模板:日本語
  8. 八點〇 八點一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9. 九點〇 九點一 九點二 九點三 緣起:臺北帝大追加實驗成功 (正體中文)
  10. 一〇點〇 一〇點一 湯川秀樹の遺伝子(1)(2)  ; 日経ネット関西,二千有八年一月模板:日本語
  11. 一一點〇 一一點一 一一點二 一一點三 模板:Cite journal lua
  12.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13. Andrew J. Rotter Hiroshima: The World's Bomb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二千有八年 2015-01-22覽之 ISBN 9780191577918模板:英文
  14. 一四點〇〇 一四點〇一 一四點〇二 一四點〇三 一四點〇四 一四點〇五 一四點〇六 一四點〇七 一四點〇八 一四點〇九 一四點一〇 一四點一一 一四點一二 一四點一三 一四點一四 一四點一五 模板:Cite journal zh
  15. 一五點〇 一五點一 荒勝文策 あらかつ ぶんさく (日本語)
  16. 一六點〇 一六點一 一六點二 核エネルギー(原爆・原発) (日本語)
  17. 一七點〇 一七點一 一七點二 一七點三 一七點四 一七點五 一七點六 一七點七 荒勝文策 力學  ; 東京都: 培風館,一千九百五十一年 2014-11-07覽之模板:日本語
  18. 任免裁可書・大正十五年・任免巻二十四 台湾総督府法院判官伊東栄信外七名任免並官等陞叙ノ件○農事試験場技師永井威三郎外四名任免並官等陞叙、荒勝文策外一名任免並官等陞叙、神宮権禰宜豊永修任命 (日本語)
  19. 一九點〇 一九點一 劉子銘楊松翰、蔡明達、劉建甫 Hi!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  ;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二千一十年 2014-12-03覽之,而原本存於2015-01-28 ISBN 978-986-02-2869-4模板:正體中文
  20.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 (正體中文)
  21. Beam time — the Cockcroft-Walton accelerator (英文)- lookingback
  22. 日本の原子力研究開発の課題 (日本語)
  23. 二三點〇 二三點一 二三點二 故 木村毅一先生追悼記念特集号 (日本語) - 存於2014-12-04自原本
  24.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正體中文) - 存於2015-07-01自原本
  25. 模板:Cite journal lua
  26. 二六點〇 二六點一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27. 二七點〇 二七點一 原子核物理實驗室 (正體中文)
  28.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29.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30. 昭和九年‧各種委員會 (正體中文)
  31. 三一點〇 三一點一 模板:Cite journal lua
  32. 三二點〇 三二點一 三二點二 Nuclear Bombs (英文)
  33. 日本軍の原爆研究 (日本語) - 存於2013-07-22自原本
  34.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
  35.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模板:Subscription
  36. 三六點〇 三六點一 A Second Sun Rises (英文)
  37. 三七點〇 三七點一 三七點二 模板:Cite journal lua
  38. Richard Dean Burns, Joseph M. Siracusa A Global History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 Weapons, Strategy, and Politics  ; ABC-CLIO,一千九百七十六年; ISBN 978-144080095-5模板:英文
  39. Robert P. Newman Truman and the Hiroshima Cult  ; MSU Press2015-01-22覽之 ISBN 9780870139406模板:英文
  40. 四〇點〇 四〇點一 FUKUSHIMA: IMPACT OF FALLOUT ON OCEANS (英文)
  41.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英文)
  42. 模板:Cite journal lua
  43. 山本洋一 日本製原爆の真相  ; 創造,一千九百七十六年模板:日本語
  44. 市川浩、山崎正勝 責任編輯 “戦争と科学”の諸相 原爆と科学者をめぐる2つのシンポジウムの記録  ; 丸善,二千有六年; ISBN 4-621-07705-8模板:日本語
  45. 模板:Cite journal lua
  46. 模板:Cite journal lua
  47. 京大原爆調査団の悲劇 (日本語)
  48. 東日本大震災に思う (日本語)
  49. 模板:Cite journal lua模板:Subscription
  50. 秘史日本の原爆研究(2)  ; 日経ネット関西模板:日本語
  51. 五一點〇 五一點一 模板:Cite journal lua模板:Subscription
  52. IN MEMORIAM - Thomas C. Smith (英文)
  53. 模板:Cite journal lua
  54. 模板:Cite journal lua
  55. 第6回・甲南大学が目指す教育 (日本語) - 存於2015-03-01自原本
  56. 教育基本方針 (日本語)
  57.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模板:Subscription
  58. 日本叙勲者名鑑  ; 日本叙勲出版協会,一千九百九十七年模板:日本語
  59. 日本の長官の種類一覧の概要 (日本語)
  60. 模板:Cite journal lua
  61. 模板:Cite journal lua
  62. 荒勝, 淑子, 1922-1999 (日本語)
  63. 荒勝淑子 茶の考古学: 茶人・茶樹・茶魂  ; 茶道研究庵藏会,一千九百八十八年 2015-01-27覽之模板:日本語
  64. 荒勝淑子 続・茶の考古学: 茶人・茶樹・茶魂  ; 大法輪閣,二千年 2015-01-27覽之 ISBN 9784804682013模板:日本語
  65. 模板:Cite journal lua
  66. 模板:Cite journal lua
  67. 模板:Cite journal lua
  68. 荒勝文策 近代物理学  ; 東京都: 培風館2014-12-03覽之 ISBN 978-456302109-2模板:日本語
  69. 六九點〇 六九點一 六九點二 六九點三 六九點四 六九點五 六九點六 六九點七 Arakatsu, Bunsaku 1890-1973 (英文)
  70.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模板:Subscription
  71. Lua 錯誤 於第37行的模組:Citation/CS1/Date_validation中:attempt to compare number with nil。模板:Subscription

外部連結

臺大物理文物廳

相關學校與科系

家庭簡介

模板:臺大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