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丘逢甲,逢甲譜名秉淵,以生甲子年故名逢甲,字仙根,號蟄仙,亦號蟄庵,又號仲閼,詩文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東海遺民,人稱倉海先生。
清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八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生於銅鑼,四歲就塾,聰穎過人。六歲能屬對、吟詩。十歲師事名舉人吳子光。十四歲,虛報年齡赴省城應試,以案首入泮。二十歲娶夫人廖氏。二十五歲中舉,次年連捷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以親老告歸。光緒十八年,娶如夫人呂隋珠,二十年,呂夫人生子丘琮,字念臺。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逢甲奉旨督辦團練,次年,馬關議約,臺澎割日,消息傳來,全臺震驚,逢甲呈文反對割讓。約成,逢甲倡民主國,五月二日,率紳民奉旗、璽及總統印呈獻於唐景崧。
臺灣民主國成立後,唐景崧駐守臺北,逢甲奉命駐兵南崁。五月六日,日軍在澳底登陸,進佔基隆,猛攻獅球嶺,唐景崧乘德國輪船走廈門,逢甲知事無可為,乃回臺中,十六日,日軍入臺北城,連下大嵙崁、新竹,逢甲始奉父母返鎮平故里,離臺前撰成名句:「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回廣東後,逢甲先生先後主講潮州韓山書院、潮陽東山書院、澄海景韓書院,並與三弟樹甲共同成立「嶺東同文學堂」,教授日本維新之學。光緒三十年逢甲赴廣州,任廣東學務公所參議。三十二年任廣州府中學堂監督,三十四年被推為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宣統元年,廣東諮議局成立,當選諮議局議員,繼被舉為副議長,先生推薦革命黨人古應芬為書記長,鄒魯為書記。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九月十八日,廣東諮議局通過宣佈獨立,十九日,推胡漢民為都督,二十二日,胡漢民派逢甲為各省都督府代表聯誼會廣東省三代表之一,十一月初九日,各省代表選孫文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先生預焉。是年,逢甲輯其內渡後所作各體詩,編為嶺雲海日樓詩鈔。
民國元年,逢甲積勞成疾,告假南返。二月二十五日卒於鎮平員山里第,遺言葬須南向,曰:「吾不忘臺灣也」,享年四十九歲。
據
纂- 參考鄭喜夫「民國丘倉海先生逢甲年譜」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