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峰書院
鼇峰書院在閩都鼇峰坊。康熙四十六年巡撫張伯行建。宗程朱。教、學、研、編,是其經。出當世名士者,是其緯。定期擇優取秀才,又常延名士講學,朝廷甚重之。
鼇峰書院 | |
---|---|
成立 | 一七〇七年 |
創校人 | 張伯行 |
校址 | 清福建省都鼇峰坊 |
康熙五十年,御賜「三山養秀」匾。雍正十一年,禦賜帑金一千兩。乾隆三年,禦賜帑金一千兩,贈御書「瀾清學海」匾。十一年御賜《律書淵源》一部。十五年,巡撫潘思榘修講堂。十七年,巡撫陳宏謀修學舍。嘉慶二年,浦城縣執事祝乾封、締封,捐充長兄榮封遺產,銀五千兩,租谷千九百八十四石四斗,以充膏火。道光二年,巡撫葉世倬於崇德齋舊址建考棚十餘,以課諸生。
書院廣置帙籍,校刊儒書五十有五,興書舍百有二十,後增爲百有四十。院門懸康熙御書「三山養秀」匾,內有二十三子祠、崇正講堂、敦復齋、五子祠、篤行齋、正誼堂、賢王先生祠、張公祠等,計所百廿五。二十三子祠所祀,宋儒游廣平等五人,明儒蔡虛齋、胡文定等一十有八人。院內設花園、荷池,周以假山石洞、樓亭水榭,松、杉、竹、柳,夾植其途。鑒亭廁池陂,亭前懸乾隆御書匾「瀾清學海」。
每年二月初旬,書院懸牌出示招考。所收,全閩九府一州秀才、監生、童生,而品學兼優者。日給廩餼,歲供衣服。每月初,如中旬,山長主學、考試。山長高坐堂上,命題宣講或討論經義,學生環坐靜聽共學。後共學廢,改爲講學,而以兼課士為主。後講學又廢,課士主所學,直爲八股文章及試帖詩作。每歲二月十五日以前,督、撫例臨院中,行甄別試。秀才、監生試大題,童生試小題,皆八股文一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見選者以期與月課,每月再課。初六日爲師課,十六日爲官課。考卷既評定,生、監超等取六十人爲內課,每月每名膏火銀一兩四錢;特等取六十名爲外課,每月每人膏火銀一兩;一等取八十名為附課,不發膏火銀。童生取正課卅人,每月每名膏火銀六錢;附課八十名,不給膏火錢。
院設山長一人、監院一人、書辦二人、丁役數人。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鄭光策、陳壽祺,皆嘗爲山長。林則徐、趙軒波、蔡世遠、藍鼎元之流,皆其生徒。書院用是久當「文藪」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