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條之戰

鳴條之役成湯,滅

桀寵妺喜,重用嬖臣,殺關龍逢,謂民之屬、落為役。桀之時「築傾宮、瑤台、瓊室、仍為立玉門」[一],有「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戰于鳴條。夏師敗績,桀出奔三朡,商師征三朡。戰于郕,獲桀于焦門,放之于南巢。」[二]「桀作瑤台,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三]。嘗比日,民憤詛。「時日曷喪,予與汝皆亡」。[四]

夏衰時,彊於河下之商。湯繼後,遷於河南之亳。更攻夏立國措之。伊尹仲虺佐湯,巧圖,以先為不可勝,梟桀之羽翼,孤夏後氏。湯遣伊數入斟鄩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為間,得之夏「上下相疾,民心怨」[五]之亂。時夏猶大商,湯取先後強弱、絕其翼也,夏力削弱。首排指夏之屬葛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北,以復童子仇為義,起滅葛,遂並力漸滅韋、顧,卒滅力強者昆吾今河南省許市

止貢夏以試斯時,桀起九夷伐商。湯「謝罪請服,複入職貢」。尋來桀誅大臣、離之問,復止於貢,時桀指揮全聾,師不起,有緡氏明反。湯以伐桀之時盡也,於是斷令起。

湯伐夏,先之禮誓。《尚書・序》:「湯與桀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誓後湯簡選良車七十乘,必死之士六千人,合各方軍,取道大回,迂道至夏西襲,夏桀倉卒,西出拒湯,兩軍在鳴條戰。決戰中湯軍奮戰,一舉破桀之中堅,桀敗後依於屬國三朡今山東省定陶縣東一帶,湯乘勝攻滅三朡,桀奔南巢率夷眾今安徽省湖市,尋病終。湯還西亳今河南偃師市西,為了眾諸侯之「景亳之命」會,得三千諸侯,取天下共主之位,夏告亡。」

「湯與桀戰於鳴條之野,武王與紂戰於牧野之中,大破九軍,卒裂土封諸侯,士卒坐陳者里有書社,車休息不乘,從馬華山之陽,從牛於農澤,從之老而不收,此湯武之賞也。」[六]

「桀之力,制觡伸鉤,索鐵歙金,椎移大犧,水殺黿鼉,陸捕熊羆;然湯革車三百乘,困之鳴條,擒之焦門。」[七]

「殷之將敗也,太史令向藝先歸文王,期年而紂乃亡。故聖人見存亡之跡,成敗之際也,非待鳴條之野,甲子之日也。」[八]

「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夏桀淫驕,乃放鳴條。作夏本紀第二。」[九]

「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臺,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也。」[一〇]

「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一一]

「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桀既奔走,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賢良,順民所喜;遠近歸之,故王天下。」[一二]

「湯夙興夜寐,以致聰明,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孤孀。百姓親附,政令流行,乃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曆山。」[一三]

  1. 劉向・《新序・卷六・刺奢第六》
  2. 《竹書紀年・帝癸・十八》
  3. 劉向・《新序・卷六・刺奢第六》
  4. 《尚書・湯誓》
  5. 《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第二》
  6. 《商君書・賞刑・第三》
  7. 《淮南子・主術訓・第八》
  8. 《淮南子・氾論訓・第十三》
  9. 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10. 《史記・夏本紀・第三十四》
  11. 《史記・殷本紀・第八》
  12. 《呂氏春秋・仲秋記・簡選・第二》
  13. 《淮南子・脩務訓・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