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維基爾雅/無

  • (漢語拼音)mó
  • (倉頡碼)OTF
  • (古文)𣟒𣚨𠘩
  • 【唐韻】武扶切
  • 【廣韻】武夫切
  • 【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 【說文】亡也。
  • 【玉篇】不有也。
  •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 【註】虛無皆有閒隙。
  •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