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維基爾雅/毫
- (漢語拼音)háo
- (倉頡碼)YRBU
- (古文)𡨉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刀切,音豪。長銳毛也。
- 【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 【前漢·鮑宣傳】有益毫毛。 又言物細曰秋毫,言毫至秋極纖細也。
- 【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莊子·知北遊】秋毫爲小,待之成體。
- 【前漢·高帝紀】沛公入關,秋毫無犯。 又【謝察微·算經】十絲曰毫,十毫曰釐。
- 【禮·經解】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 【晉書·虞預傳】毫釐之失。 又筆謂之毫。
- 【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
- 【唐書·劉知幾傳】每記事載言,則閣筆相視,含毫不斷。又蘸筆曰濡毫,落筆曰揮毫。 又姓。漢毫康,封安陽侯。 又修毫,狗名。
- 【西京雜記】李亨好馳駿狗,有修毫、釐睫、白望、靑曹之名。
- 【說文】作豪。籀文作毫。
- 【正字通】毫、豪雖通,然《山海經》豪豬可借毫,孟子《豪傑》之士,《淮南子》智過百人謂之豪,當用豪,俗溷爲一,非。又《姓譜》毫、豪分二姓。
據
纂-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