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維基爾雅/坐

  • (漢語拼音)zuò
  • (倉頡碼)OOG
  • (古文)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
  • 【禮·曲禮】坐如尸。
  • 【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
  • 【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
  • 【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
  • 【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
  • 【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
  • 【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
  • 【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
  • 【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
  • 【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
  • 【註】正座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 本作𡋲。
  • 【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