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中國樂器也。形若翼、聲若鳯鳴[一];長四尺,古時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鍱也。吹笙則鼓動其簧而發聲。[一]「笙」是詞之記載,始於《》。[二]唐稱「竽」、「笙」[三],以至,皆喚之笙。[四]

古有傳說,曰笙女媧造也[五]。乃至近代,有洋人約翰韋德、錢德明者,就華傳教,攜笙歸國[六][七]歐羅巴人遂改笙,造口風琴、手風琴諸自由簧樂器。[八]二十世紀以降,國樂合奏愈興,乃興革以利合奏,以鍵制孔,曰閉孔發聲[九]。再者,國樂團吹管部高音者眾,惟少低音,故復革笙,造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

笙發聲之道,謂「簧管共振」,笙師以口就吹嘴,以氣鼓簧而與笙苗氣柱共振。[四]簧、氣柱之頻固定,趨高偏低,乃無聲可出。今之笙者,欲長其音量而嵌金屬管於苗上,曰擴音管,使笙苗、擴音管共振,聲遂大矣。

  1. 一點〇 一點一 毛詩類釋》卷九
  2. 》曰「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3. 〔唐〕劉昫舊唐書卷廿九》曰「八音之屬,協於八節。匏,瓠也,女媧氏造。列管於匏上,內簧其中,《爾雅》謂之巢。大者曰竽,小者曰和。竽,煦也,立春之音,煦生萬物也。竽管三十六,宮管在左。和管十三,宮管居中。今之竽、笙,並以木代匏而漆之,無復音矣。荊、梁之南,尚存古制云。」
  4. 四點〇 四點一 黃朧逸。笙應用於民族器樂合奏之研究。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訪於2016-12-03。
  5. 司馬貞三皇本紀。維基文庫。「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
  6. Birth of the Accordion (en)
  7. Crossound, "The Accordion"
  8. Missin, Pat. 西洋之自由簧樂器
  9. 胡峻賢笙教程  ; 第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表式有誤:無以辨字「初」。; 二千一十四年 2016-10-11覽之 ISBN 978-986910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