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
笏,或作𡇉、曶、忽。自天子及士之所秉,以記事也,度二尺有六寸,中博三寸。天子以球玉,謂之珽,方正天下也。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朝,既搢笏,必盥。[一]臣於君前,畫用笏,徒手則失容。詣君,受命,書於笏,備忘也。笏,所以飾尊卑也。[二]
周惠王二十年,齊、宋、江、黃會於陽穀,齊桓公搢笏而朝諸侯。[三]唐世公卿,搢笏於帶。張九齡獨使人持之。因置笏囊。[四]唐高祖詔,五品以上,執象笏,六品以下,執木笏。[五]開元八年,玄宗詔,三品以上,其笏前屈後直。五品以上,前屈後挫。皆牙笏。九品以上,用竹木。上挫下方。[六]德宗朝,段秀實笏擊逆臣朱泚首,爲泚所害。帝壯之。[七]
執笏像
纂-
大明神宗顯皇帝執笏像
-
大日本明治帝執笏像
-
大韓高宗貞孝皇帝執笏像
-
大越保大皇帝執笏像
-
琉球中山尚寧王君臣執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