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損齋
無編輯摘要
損齋
刪除無關信息
第九行:
 
延康元年,[[魏文帝]]受漢禪,都洛,重修之,明帝叡築金墉于洛之西北。啟晉武去去魏迄五胡亂華,中朝之都也,公卿清流斯集,[[琅邪王氏]],潁川陳氏,皆盛于此焉。
逮南渡諸人過後,洛中唯余韃虜,趙之石勒以洛陽為南都。
 
[[File:洛阳白马寺齐云塔.jpg|100*100px|thumbnail|金大定十五年,齊雲塔]]
[[魏孝文帝|魏孝文皇帝宏,以洛陽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故,]]遷駕入洛。且言「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河入汴,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開戶而鬥,此乃軍國之大計。」又太和十九年詔遷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又詔隔斷鮮卑諸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復建孔廟,尊儒術,崇王化。斯蓋孝文皇神武之政,當萬世念之。
終元魏之世,洛陽大治,啟圣唐東都之基。棄諸後漢、魏晉以来南北二宫之結構,更為一宮制,又改后市為前市,首草里坊三重垣之城構。是為後世隋唐兩都之祖。
 
[[File:Luoyang at Tang dynasty.jpg|300*300px|thumbnail|right|東都洛陽]]
隋文皇大業元年,以天下之大,唯洛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詔興之,北據邙山,南對伊闕,隋煬帝廣亦有言: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洛,日復一日,越暨於今。念茲在茲,興言感哽!復言:自古帝王,何嘗不留意(洛陽),所不都者蓋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竟遷而都之。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此則以北御突厥,東制反賊故也。當是時,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為營作大監,宇文愷為副,每月役丁二百萬人。窮極奢侈,[[隋煬帝|煬帝]]大悅之。武周興,起萬象神宮,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條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
又鑄大像,極盡其大,至於一小指可納數十人,于明堂北起五層天堂容之。垂拱四年,竣。是年,武承嗣命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許萬民入而觀嘆之。至此洛陽又稱神都,以萬國之心,萬歲通天之城故也
 
[[唐玄宗|玄宗]]明皇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祿山亂,是年十二月十二,賊軍入洛,河南尹降賊,重創而隳之。天寶十五載正月初一,祿山稱帝于洛,號大燕。
肅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至德二載,長安復,賊子慶緒自洛敗退居鄴。自是役以降,洛陽榮光不復矣。
 
逮至有宋一世,洛中雖不復神都,然二程相繼,講學于伊洛之間,始興洛學,抗衡蜀學,為天下文心。所謂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者,二程之學也,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承二程之章法,遂成[[程朱理學]],影響及今。
 
讃曰:幠哉乾元,成周之道,洛圖斯出,光文耀武,興我華夏,肇我兩京,人德配天,幾何通之,水德配地,萬方達之,陰陽有極,氣數或盡,伊洛之間,永世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