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一行:
[[image:Buddha_lantau.jpg|thumb|235px|right|[[香港]]天壇大佛]]
'''佛教'''由古[[天竺]][[釋迦牟尼]](人稱[[佛陀]])於西元前六世紀前所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列三大教於世。「[[佛]]」(或佛陀)意為覺悟者,而「教」可解為[[宗教]]或[[教育]],為佛陀對大眾之普遍傳承教育也。佛教重視人心的之步和覺悟,人之煩惱(苦)皆有因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同諸眾生,亦沉於苦迫中,並不斷生死[[輪迴]]。惟斷滅貪、嗔、痴之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方脫離生死輪迴至涅盤(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三十五成佛,並宣揚真理於眾人。佛教徒旨在於從佛陀之教(正法)中,看透苦迫和「自我」真相(緣起法),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成[[阿羅漢]]。
 
今佛教可分南傳北傳二大傳承,北傳又可分漢傳藏傳,因此又可分三大傳承。南傳者,上座部佛教也,北傳則係大眾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於佛教根本教義基本無異,修行特色與一些理論上則略異,以菩薩行理論之異為最顯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