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大理寺卿
無編輯摘要
損齋
無編輯摘要
第一五行:
|省置 =
}}
'''南京''',古號'''建業'''、'''建康'''、'''秣陵'''、'''金陵'''、'''集慶'''、'''應天'''、'''江寧'''等。人稱「六朝古都」,[[孫吳|吳]]、[[晉]]、[[劉宋|宋]]、[[齊]]、[[梁]]、[[南陳|陳]]、[[南唐]]、[[明]]、[[中華民國]]悉嘗[[京|]]之。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之會。自古乃虎踞龍蟠,王氣之地,山河險固。近長江之口,乃其「龍首」也。是以定都南京,俊彥輩出。南京四時分明,降雨充沛,偎依長江,水源充足。
== 沿革 ==
 
有明以今南京爲[[應天府]],作留都之用,俗皆號曰南京,清入關,改[[江寧府]],置[[江寧布政使]],治江寧,兩江總督府亦在斯。時有江寧織造廠,所營奇巧爲帝室所傾。[[一八四二年|道光二十二年]],大清鴉片之役敗績,英人陳師江上,成[[江寧條約|江寧之約]]。[[一八五三年|咸豐三年]],太平天國軍次江寧,克而都之,更號'''天京'''。[[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清廷克天京,曾國藩、藩弟[[曾國荃|國荃]]縱軍擄掠,城內婦孺攜老并不得免。[[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起,清帝降遜位詔以成共和故事,次年元月元日中華民國立國,都江寧,改江寧爲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