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Seccom88
無編輯摘要
Seccom88
無編輯摘要
第一行:
'''余靖''',字'''安道''',號'''武溪''',[[趙宋|宋]][[韶州]][[曲江]]人,祖籍下邳<ref>靖祖母王氏墓,碑署“下邳余姓坟墓”</ref>,曾祖從,祖榮,皆不仕,父太常博士慶<ref>龔思林:忠襄公靖故事六则紹賢堂族譜之一</ref>,累赠太常少卿。靖累遷朝散大夫,守[[工部]]尚書、集賢院學士,知[[廣州]]軍州事,兼廣南東路兵馬鈐轄、經略安撫使,柱國,始興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戶、食實封二百戶。卒諡曰襄,世稱「余忠襄公」。
 
[[一零二四年|天聖二年]]舉[[進士]],為[[贛縣]]尉,遷秘書丞,數上書論事,建言班固《[[漢書]]》舛謬,命與[[王洙]]並校《[[史記]]》、《[[後漢書]]》。書奏,擢集賢校理。[[范仲淹]]以言事觸宰相去國,靖論救之,[[尹洙]]請與同貶,[[歐陽脩]]移書責司諫高若訥,由是三人者皆坐譴,靖坐貶監[[筠州]][[酒]][[稅]],稍徙[[泰州]]。[[一零四三年|慶曆三年]],[[宋仁宗|仁宗]]復用仲淹,乃召還,知[[英州]],遷太常博士,復為校理、同知禮院。景祐、慶曆之間,仁宗欲更天下敝,增諫官四員,使論得失,以靖為右正言。脩言靖:「遇事輒言,無所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