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溪
大漢溪,淡水河正流也。嘗有名三,大姑陷溪、大姑崁、大嵙崁。源新竹尖石泰崗溪,合白石溪為玉峰溪,東至桃園復興會三光溪,乃爲大漢溪焉。後北注石門水庫,經鳶山堰納三峽河,至江子翠會新店溪,爰名之淡水河。
昔者,是溪至三角湧,地平河寬,脈狀若網。三峽溪、橫溪各自注入。後泥沙之積也多,河床日高而分流消退。昔兩溪匯注處,遂成三峽溪河道。三峽溪納橫溪之勢,繼而見之矣。
史
纂曾以大溪舊稱故,名大姑陷溪。因「陷」字不祥,改為「大姑崁」。同治四年,月眉李騰芳中舉,遂改「大科崁」以賀。後巡撫劉銘傳更名「大嵙崁」焉,斯河易名大嵙崁溪。日既治,改爲淡水河,壹上下游之名。然民猶習用舊稱。「第一大嵙崁溪橋」、「第二大嵙崁溪橋」,縱貫轍鐵路橋猶稱之。戰後,省府改為大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