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事件

1989年春夏之交之天安門政治風波
此為底本,未經審校

惟六四者,天安門之變。一九八九年春,中共前首胡耀邦薨,民遂聚天安門悼之。旣聚,始求變法易制,然鄧氏弗許,遂驅之以兵,遂致血案。是為「六四」,中共謂之「春夏之交政治風波」。

八九六四」之謂者,亦此變也。時維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共以武清場,興,誅志士,戮民人,其酷固不待言矣。

自胡耀邦既薨,殊見,諸生徒,雲集皇苑,抗議示威,直辭不諱,呈諫請願,

六月一日,載歌載舞,未有以虞見者,民主女神像成,設諸城樓之下,與毛巨像相望。

明日,談判不果,雙方仇讐,悱恨是銜。嫌其宦吏者,絕食於下,惡其獨夫者,潑墨于像。

三日,各省「勤王」軍進京。入夜,礟鳴銃響,女神像傾,天安門亂,眾紛紛沸然,未幾,或有被殺,腹決腸斷,一時,悉皆驚忙,四散不輟,相與傳告,舁傷者就醫。送濟非時者歿,醫藥罔效者殘,惟忿恚不去者亦庶幾矣。

詰旦,廣場之上,橫屍在道,腥氛漲空;街衢之間,窗欄儘破,彈孔瀰望。

翌日,有孤勇者,立於戰車鋒鏑所向,逕阻之前,中共呼之為「暴徒」。

至是,處中國而勿論,上內網而禁評,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殆其血骨亟駭,獨毋可傳者耳。曩之罹斯難者,其親友雖有以怒,而猶弗敢言;少無所聞者,亦不求甚解,是以身在中國,莫不噤焉,其事遂隱。夫濫殺無辜,心虛而封民之口,又何其毒也!自謂能弭謗止議,果有以致百代耶?

此邦之所以不昌者,在於執政者不顧,倒行逆施,政治則有反覆之圖;撓民害理,經濟則無復甦之望。然而理不容貸,安能恒自掩匿,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遙想昔者,樹人先生嘗曰「真者猛士,敢於直面人生之憯澹,敢於正視鮮血之淋漓」。

癘疫三載,白帋是舉,猛士其猶此哉?迨今方驗,毋謂言之弗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