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謬》,西洋亞里士多德纂《具器大典》之一篇也。謬,似理而非理也。故辯者當明辨之。

亞子舉十三謬論,謂之:

  • 言之曖昧蓋一言兩用,摸稜兩可也。
  • 句之曖昧蓋句義不明,若「吾與子之友」者,一人乎?二人乎?
  • 分全之謬曰:「人命不過百歲,國,國人也,故國命不過百歲。」此言謬矣。
  • 全分之謬曰:「楚人善泳,子乃楚人,故子亦善泳。」此言謬矣。
  • 抑揚之謬曰:「吾今適楚。」則未知其所言者,他人今弗適楚乎?吾今弗適他國乎?
  • 話色之謬若「子真今孔明也!孔明,蜀相也,故子亦當相蜀。」
  • 偏以待全若「此馬,白也。故馬者皆白。」
  • 泛泛之謬若「斫人者,兇也。華佗刮骨,是斫人也。故華佗兇也。」
  • 閒言之謬若「天玄而地黃,故白馬非馬。」然則天地色何干馬色也邪?
  • 乞題之謬若「以白馬非馬,則白馬非馬可也。故白馬非馬。」
  • 虛因之謬蓋以非因爲因,若「雞鳴而日出,雞使日出也。」
  • 歸結之謬若「人皆有口鼻,馬有口鼻,故馬人也。」
  • 強言之問問曰:「子何以弒父?」然則是問強言人弒父矣,而未嘗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