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Ericyuen
清音
無編輯摘要
第四行:
年十歲,通[[四書]],能屬文,又好兵書,時人異之。年十五,縱觀塞外,遂立志為將,曰:「但有兵將數萬,吾當討平[[韃靼]]!」父聞焉,以其狂妄深責之。守仁沮,越數日,言父曰:「責甚是,吾改之,吾當為聖賢!」父以其年少,但一笑而已。後妻之以[[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江西]]大戶,成禮日,唯不見守仁,亟尋竟夕,方得其於城外道觀,蓋因守仁前日過此,興大發,於此打坐,忘晝暮,眾人尋至,方憶婚事未了。
 
[[一四九九年|弘治十二年]]登會試二甲,授[[工部|工部主事]],與[[李夢陽]]友,終日論文。初,守仁得[[朱熹|朱子]]之道,深信之。曾對竹而格終日,以求其理,不果,反染[[傷寒]]。朱子之說者,存天理去人欲也。理欲分之,而守仁於時亦以為然。[[一五〇一年|十四年]],授[[刑部|刑部主事]],問禪於[[杭州]],守仁論及禪師家事,禪師思之而泣,翼日歸家,此守仁始疑朱子之學也。
 
[[正德]]間,[[劉瑾]]擅朝,守仁上書斥瑾為權奸,瑾怒,下守仁詔獄,[[廷杖]]四十,謫[[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費州]]龍場[[驛站|驛丞]]。瑾遣人跡而加害,守仁托投水脫去,得至龍場。龍場地偏遠,人罕至,守仁終日無事,遂打坐冥思,終得天理即人欲、知行合一之道,時年三十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