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維基爾雅」:各本之異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Itsmine
不用全列諸文於斯
Itsmine
無編輯摘要
第二行:
昔[[伏羲]]畫[[八卦]]而[[文字]]之端見矣,[[倉頡]]摹[[鳥]]跡而文字之形立矣。[[史籀]]作[[大篆]]以潤色之,[[李斯]]變[[小篆]]以簡易之,其美至矣。及[[程邈]]作[[隸書|隸]]而人競趨省,古法一變,字義濅譌。先儒[[許慎]]患其若此,故集《倉》、《雅》之學,研[[六書]]之旨,博訪通識,考於[[賈逵]],作《[[說文解字]]》十五篇,凡萬六百字。字學精博,莫過於是。篆籀之體,極於斯焉。
 
其後[[賈魴]]以《[[三倉]]》之書皆為隸字,隸字始廣而篆籀轉微。[[漢|後漢]]及今千有餘歲。凡善書者皆[[草書|草]]隸焉。又隸書之法有刪繁補闕之論,則其譌偽斷可知矣。故今字書之數累倍於前。夫聖人創制皆有依據,不知而作,君子慎之,及史闕文,格言斯在。若[[草]]、[[木]]、[[魚]]、鳥,形聲相從,觸類長之,良無窮極,苟不折之以古義,何足以觀。故叔重之後,《[[玉篇]]》、《[[切韻]]》所載,習俗雖久,要不可施之於篆文。
 
往者,李陽冰天縱其能,中興斯學。贊明許氏,奐焉英發。然古法背俗,易為堙微。方今許、李之書僅存於世,學者殊寡,舊章罕存。秉筆操觚,要資校閱,而偏旁奧密,不可意知,尋求一字,往往終卷,力省功倍,思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