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陽」: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源帅元美
無編輯摘要
源帅元美
無編輯摘要
第六行:
[[中共建政]]之初,[[葉劍英]]為中南局書記,主政廣東土改。葉劍英曰:廣東地處南端,華僑甚多,迫於生計,飄搖海外三四十載,始有家産。此非土豪劣紳,間或華僑多有助於中共,土改宜緩,不可奪其地產,傷其性命。[[毛澤東]]不悅,曰:「廣東地方主義盛行,此土改之障礙也!」另調陶鑄赴粵,趙紫陽從之。陶鑄既主粵,曾大肆彈劾「地方主義」者,葉劍英之股肱[[方方]]、[[古大存]]、[[馮白駒]]皆被罷免,葉劍英怏怏離粵。紫陽既為陶鑄副手,亦彈劾「地方主義」,唯嚴苛不似陶鑄。紫陽于地方幹部,陰護佑者甚多,是以皆感其寬仁。紫陽素敬葉劍英,葉劍英嘗言:「紫陽為我黨難得之人才。」
 
[[文革]]伊始,毛澤東號召全國造反派奪權。時各省大官拒不交權而遭批鬥者,不計其數。紫陽笑曰:「既為主席之命,吾當從之。」欣然交權,并與造反派謀之曰:「汝等年幼,恐難掌全局。汝等監視之下,吾等可稍作工作,廣東可免於癱瘓之劫。」造反派思之,深以為然。毛澤東聞訊大怒,遣總理[[周恩來]]赴粵斥曰:「造反派可奪權,爾等不可交權。紫陽擅自交權,其心可誅!」紫陽遂遭批鬥,後發配[[湖南省|湖南]]軍工廠改造。紫陽曾曰:「雖謫此荒蠻之地,若為一副縣長,吾當能振興此地農業。」勞改越年,調[[內蒙古|內蒙]]主政。紫陽在內蒙共主政十月,曾驅車調查內蒙四盟二市,制定務農「十七條」,內蒙農牧業多有改觀,民感其德。
 
一九七二年,上感廣東[[農業]]之衰,擢趙紫陽為廣東省委書記,紫陽返粵,廣東軍區司令員[[丁盛]]不悅,時有掣肘。紫陽虛與委蛇,借毛澤東「農業學大寨」之口號,大興水利。紫陽嘗對左右言:「汝等學大寨,可學其發展農業,勿學其階級鬥爭。」廣東農業隨之大興,紫陽功不可沒。[[四川]]天府之國,大躍進後連年民不聊生,遍地饑荒。上曰:「蜀地無食,有誰可解﹖」周恩來對曰:「廣東趙紫陽可!」遂遷四川主政,時有民謠曰:「要吃糧,找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