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Morrisonjohn022
Morrisonjohn022
無編輯摘要
第五行:
[[File:King Yu of Xia.jpg|200px|缩略图|馬麟所繪之[[夏禹|禹]]像]]
 
[[夏禹|禹]],[[夏后氏|夏]]開國之君,中華世襲君主制之締造者也{{noteTag|name=家天下之始|雖今多以[[夏后氏|夏]]為萬朝之始,然諸古籍載,夏以前有古唐、虞二朝,第無實據明之。}}。中華之君雖名為天下之首,其權亦旁落之時{{noteTag|name=君民共主|公元一九〇六年,[[清]][[清孝欽顯皇后|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應允立憲,始立憲運動。公元一九〇八年,清廷頒《欽定憲法大綱》,初定十載後行憲。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起,清廷欲平之,遂頒《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以限君權,是為中華[[君民共主]]之始。未幾,清亡。}}。中華君主之位,唯傳於宗室,故曰家天下;而開明之治可謂「與士大夫共天下」。然外戚當國時,其勢之盛可代行君權,甚而取君而代之{{noteTag|name=外戚篡位|外戚當政,後迫君遜位,以致更朝易代,乃屢見不鮮之事也。彷若[[王莽]]本乃[[漢|西漢]]外戚,後代西漢自立,為[[新]]之開國皇帝也。}}。先夏時,禪讓乃舉部族之長之法也,故曰公天下,止乎禹。
 
===更朝換代===
王朝更替,乃中華史之常態也。學人或以君之德而論朝之興衰,或以實質之況論之。學人之論,乃以朝代循環為重。
 
更朝換代,方式有二,曰武力攻伐、篡位。武力征伐以致更朝者,仿似[[金朝|金]]滅[[遼]]、[[元]]滅諸朝而後一統[[漢地]]。篡位以致更朝者,彷若[[曹魏]]代[[漢|東漢]]、[[南梁|梁]]篡[[南齊]]。篡位者又恐名之不正,難成其事,故多以[[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耳。
 
為便於過目,年表多以簡略之態紀更朝之事,乃多與實不符。彷若[[明]][[清]]易代,學人習以公元一六四四年分之。然[[清|後金]]肇於公元一六一六年,又於公元一六三六年改國號曰大清。[[明|南明]]則至公元一六六二年方為清所滅。是時,亦有數割據政權,如[[張獻忠]]所立之大西、[[李自成]]所立之大順之屬。
 
前朝宗室暨其嗣,本朝或誅之,或以二王三恪之禮待之。行禮遇,以彰本朝之正也。彷若[[北齊]]篡[[東魏]],[[齊文宣帝|齊文宣帝洋]]仍封[[魏孝靜帝|魏孝靜帝善見]]為中山王。又彷似[[趙宋|北宋]]滅[[後周]],[[宋仁宗|宋仁宗禎]]遂立[[後周世宗|周世宗榮]]之侄柴詠為崇義公。
 
中華修史傳統,乃為前朝撰史也。歷朝因之,竟成《[[廿四史]]》。[[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亦襲之。然國共內戰起,修史從而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