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Assisass
無編輯摘要
Assisass
無編輯摘要
第一〇行:
初,聯合國軍固守釜山;[[九月十五日]],登陸於[[仁川]],成合圍之勢,[[朝鮮人民軍]]敗績。聯軍越[[三八線]]北進,[[十月十九日]],陷[[平壤]];至二十四日,朝鮮諸道皆失,聯軍兵臨[[鴨綠江]]。
 
金日成遁中朝邊境,遣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求救。[[毛澤東]]聞之,授[[林彪]]為帥,遣[[志願軍]]往救。林彪有疾,乃遣[[彭德懷]]。十九日,志願軍入朝以助。至是復北韓諸道。時朝鮮半島,聯合國軍、韓國軍據其南,志願軍、朝鮮人民軍據其北,聯合國軍、韓國軍據其南;美國以空軍之利多斷中朝糧道(今[[鴨綠江斷橋]]),中朝以兵相拒。戰八迨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聯合國軍再復首爾,韓都已四易其手,昔日京城,皆作焦土;至七十日,已歷戰役五,時雙方皆有止戰之意。美府欲止戰線於鴨綠江南,麥克阿瑟抗命行專擅,總統[[杜魯門]]乃解其職,[[馬修·李奇微|李奇微]]續掌帥。時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也。[[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嘗言道,彼若以空軍炸燬中國東北,並對華行海禁,則「時、地、敵、戰四事者,皆謬也」。
 
鏖戰凡三年,相持於三八線,雖互有攻伐,皆莫能勝。乃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定[[朝鮮停戰協定|約]]於[[板門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據停戰線北,大韓民國據其南;新線比之三十八度線,相差無幾,故仍稱三八線;唯[[開城]]入朝鮮,而韓國界東北移。界之南北,設[[非軍事區]],自是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