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Itsmine
無編輯摘要
Itsmine
無編輯摘要
第七行:
與玄齡共筦朝政,引士賢者,下不肖,咸得職,當時浩然歸重。[[監察御史]][[陳師合]]上《拔士論》,謂一人不可總數職,陰刺諷如晦等。帝曰︰「玄齡、如晦不以勳舊進,特其才可與治天下者,師合欲以此離間吾君臣邪。」斥嶺表。久之,以疾辭職,詔給常俸就第,醫候之使道相屬。會病力,詔皇太子就問,帝親至其家,撫之梗塞。及未亂,擢其子左千牛構兼尚舍奉御。[[六三零年|貞觀四年]]薨,年四十六,帝哭為慟,贈開府儀同三司。及葬,加司空,諡曰成。手詔虞世南勒文於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它日,食瓜{{Unihan|7F99}},輟其半奠焉。嘗賜玄齡黃銀帶,曰︰「如晦與公同輔朕,今獨見公。」泫然流淚曰︰「世傳黃銀鬼神畏之。」更取金帶,遣玄齡送其家。後忽夢如晦若平生,明日為玄齡言之,敕所御饌往祭。明年之祥,遣尚宮勞問妻子,國府官佐亦不之罷,恩禮無少衰。後詔功臣世襲,追贈密州刺史,徙國萊。
 
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率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於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房、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