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禁軍之一部。本為一鎮,在洮州哥舒翰討吐蕃,因置之。肅宗乾元二年,戰安慶緒於相州,敗。上元中,以北衙軍使衛伯玉為本軍節度使。宦者魚朝恩監軍。後其鎮沒於吐蕃,遷陜州。代宗永泰元年,吐蕃犯唐,神策軍魚朝恩拱衛京師,由是勢盛,轉為禁軍。神策請益其所領,朝廷皆許之。朝恩死,劉希暹代之,希暹死,王駕鶴代之。德宗朝,白琇珪監軍。建中三年,李希烈反,河北諸鎮大亂,朝廷以神策軍討之,死者眾。琇珪乃募富家子充軍,富家雖獻金無算,朝廷授以官品,然皆隸籍而已,臨事不能征戰,及涇原兵變,有奉天之難,神策軍皆待伏無功。琇珪貶,李晟代之。屯渭北,軍復振。貞元二年,改神策左右廂為左右神策軍。神策軍屯京兆之地積年,仗勢欺人,魚肉百姓。人多患之。唐杜牧《樊川集》載,其時百姓炊,皆以奉左右軍,不敢自食。長安有納課戶之謂,此輩蓋繳稅而已,身不從軍。有司畏懼,不能理之。唐制有役,納課戶納金於神策,以避役使也。貞元十年,京兆尹、弘農楊於陵立《挾名敕》,列姓名其上,依名發糧。於陵欲以是絕侵吞國財之弊也。貞元十二年,竇文場霍仙鳴為左右護軍,張尚進焦希望為左右中護軍。皆宦官。時邊徼之兵,補給陋甚,往往求隸神策軍,號神策行營,所得溘盈三倍。軍士累增,至十五萬。順宗永貞革新時,王叔文欲以己部代領神策,為宦官所沮。憲宗元和二年,神武軍、神威軍省,隸神策。僖宗朝,黃巢起事,神策軍中皆豪家子,不習兵,乃募長安民充軍,皆烏合之眾,大敗。僖宗走蜀,宦官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置五十四都,十軍。領都者號都頭。改左右神策大將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及昭宗時,李茂貞跋扈,稍有不從,即興兵薄長安,神策勢遂衰,不復振矣。景福三年,左右神策中尉劉季述王仲先怨神策困窮,乃兵變,廢昭宗,幽之東宮,季述讓昭宗不從己,以至禍難。旋敗,昭宗復為皇帝。廢立之事,昭宗久不能釋。乃陰通朱全忠,謀誅朝中宦官。事覺,宦官劫昭宗走鳳翔,朱全忠引兵圍之,歲餘,宦官韓全誨等誅死,全忠圍解,昭宗還長安,繼而中貴誅殺殆盡。至是,神策軍名存實亡。其後崔胤裴樞獨孤損嘗判六軍。天復元年十一月,崔胤奏廢左右神策軍。宦官留三十人。昭宗為全忠所害,從者咸死之。

唐室既衰,藩鎮勢熾,四方征伐,所仰神策。不隸六軍,自為一部。德宗奉天之難,宦官勤王有功,遂浸淫州郡。帝王廢立,決於其手。然神策與唐相終始,神策之敗,唐室亦亡。韓偓嘗白昭宗,謂宦官不可盡殺,宜恩幸其忠厚者,以圖興復。而昭宗卒不聽。神策起玄宗天寶中,於昭宗天復初廢,歷百五十餘年。

官品

  • 左右神策大將軍各一員。正三品。僖宗時改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
  • 左右神策將軍各二員。從三品。
  • 護軍中尉。德宗貞元中置。恆以宦官為之。
  • 中護軍。恆以宦官為之。
  • 都頭。僖宗時田令孜置。

歷代軍帥

  • 《新唐書兵志》
  • 《舊唐書職官志》
  • 《舊唐書宦官列傳》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二》
  • 唐長孺《唐書兵志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