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通渠長安東至潼關,三百餘里,本漕渠也。

漢武間,山東[一]漕糧自長安,水道九百餘里,水既少,入冬多凝,度六月而罷,時有難處。大司農鄭當時言曰:「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帝納其議。元光六年,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引渭為源,始長安地西北,經城南向東,納之水,以增漕量。泬滻諸水出南山,故沙少。漕渠穿霸陵、新豐、鄭縣、華陽,於渭水口與河合。三歲而通,漕運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元狩三年,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發謫使鑿昆明池在長安西南。周長四十里,蓄灃、滈之水以練水兵,又可調漕渠量。光武中興都,東糧西運不繼,漕渠失修,遂漸湮廢。

隋初,承周舊。開皇二年,更營大興城。三年,城立,在舊長安城東南十三里,遂定都焉。

是歲,以京師倉廩尚虛,議為水旱之備,詔於蒲、陝、虢、熊、伊、洛、鄭、懷、邵、衛、汴、許、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運米丁;又於衛州置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注。漕關東及汾、晉之粟,以給京師。又遣倉部侍郎韋瓚向蒲、陝以東募人能於洛陽運米四十石,經坻柱之險,達於常平者,免其征戍。

其後以渭水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河道曲折,大興城至潼關,實九百餘里,漕者苦之。四年六月,詔宇文愷,巡歷管道,觀地理之宜,帥水工鑿渠,使方舟巨舫,晨昏漕運,沿溯不停。愷與蘇孝慈郭衍[二]率眾引渭水,因原漢漕渠,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三月而通[三],名曰廣通渠。轉運通利,關內賴之。諸州水旱凶饑之處,亦便開倉賑給。

煬帝立,遷洛陽,廣通渠復淤廢。唐興,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以韋堅為使治渠。乃佔咸陽,壅渭為堰,絕灞、滻而東,因古渠,過望春樓,注永豐倉下,復與渭合,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是歲,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中,每歲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

時灞、滻二水會於漕渠,每夏大雨,輒皆填淤。大曆之後,漸不通舟,水陸運每歲四十萬石入關。五代以降,長安無復京師。漕渠失修,無復前規,遂廢。

  1. 山東,崤山之東
  2. 《隋書·郭衍傳》:「開皇元年,敕復舊姓為郭氏。突厥犯塞,以衍為行軍總管,領兵屯於平涼。數歲,虜不入。征為開漕渠大監。部率水工,鑿渠引渭水,經大興城北,東至於潼關,漕運四百餘里。關內賴之,名之曰富民渠。五年,授瀛州刺史。」帝紀與食貨志無富民渠,實廣通渠也。
  3. 《隋書·高祖上》:「開皇四年……九月甲子,幸襄國公主第。乙丑,幸霸水,觀漕渠。」

  • 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
  • 班固:《漢書·卷六·武帝紀》
  • 魏徵:《隋書·帝紀一·高祖上》
  • 魏徵:《隋書·志十九·食貨志》
  • 魏徵:《隋書·列傳十一·蘇孝慈傳》
  • 杜佑:《通典·卷十·食貨十·漕運》
  • 歐陽修:《新唐書·卷一三四·韋堅傳》
  • 朱學西:《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