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春秋」: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Itsmine
無編輯摘要
雨轩主人
無編輯摘要
第五行:
[[孔子]]作《[[春秋]]》,以記事為條貫,以[[大義]][[微言]]為經緯。然《春秋》文簡,記何年何月何人何事而已,微言而不佐以實事,則言不具,義不顯,孔子既沒。丘明懼弟子各執其辭,曲孔子之意,故撰[[春秋]]十二君、二百四十年之史事,綜[[諸侯]]之籍典,以為《左氏春秋》。至[[戰國]],《左氏》流布天下,[[虞卿]]、[[韓非]]、[[荀子]]皆嘗稱之,而直名之以「春秋」。[[秦]]燔書,以諸侯國史遭燬,賴魯中儒生壁藏之,得存至漢世。[[漢]]興,稍稍而出,[[長沙]]傅[[賈誼]]、東平侯[[張蒼]]皆習之,誼亦嘗為之訓诂。又[[河間獻王]]好古文,[[河間國]]亦嘗立《左氏》[[博士]]焉。
 
至魯恭王發孔子宅,破壁得《左氏》古文簡本,帝使藏于[[長安]]秘閣,常人不得見。[[漢武帝|武帝]]尊儒術,好《[[公羊春秋]]》,故漢之春秋博士,立公羊氏,左氏、[[榖梁傳|榖梁氏]]皆不得立,私傳民間。
 
於[[漢哀帝|哀]]、[[漢平帝|平]],[[劉歆]]繼其父[[劉向|向]],發校秘府之書,得《左氏》焉,寶愛之,以為過於諸經,奏哀帝立於學官,遭諸[[博士]]力排,不成。是時,丞相[[蕭望之]]亦得授左氏焉。
 
歆佐[[王莽]],始立[[古文經]],黜[[今文經]],左氏與《[[古文尚書]]》、《[[周禮|周官]]》並得立。莽好古道,故終莽之世,古文學大盛。
 
[[東漢|中興]],復立今文,罷古文。然左氏傳習已盛,至不可制。故東京之世,[[服虔]]、[[賈逵]]、[[馬融]]等皆好左氏,虔作《左氏傳解誼》、逵作《春秋左氏傳解詁》。
 
[[魏]]、[[晉]]、[[六朝]],左氏大興,公羊、榖梁俱微焉,[[晉]][[征南將軍]][[杜預]],「左傳癖」,積數十年之功,成《春秋經傳集解》,于左氏之功甚大焉
 
[[唐]]興,[[孔穎達]]因杜書,成《春秋正義》,以為大經,列於《[[五經正義]]》,流布天下,至於[[日本]]、[[朝鮮]]。
第二三行:
[[清]]盛[[考據]],注左傳者十餘家,以[[洪亮吉]]之書為特。近世,則以[[楊伯駿]]《春秋左傳注》為宗。
 
左氏為文,富於詞藻,詳於史事,長於敘事,善述征戰、會盟之事,以故晉[[范甯]]論以爲:「《左氏》艷而富」。其間國君、大夫應對之辭、交接之令,熠熠然也。誠中華千年之要籍、文學之津渡、史學之開祖,雖[[司馬遷|史遷]]之材,亦不能過焉。是故歷經千載,人尤寶愛之,論述、注疏之文往往而出,入於教本,習於學堂,雖聖人復出,不能廢也。
 
左傳別號「相斫書」,以其長於敘征戰之事也。又有「隱公左傳」之稱,以其卷帙浩繁,人讀之至隱公已昏昏然而欲眠也,故有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