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Ketsu1213
Ketsu1213
第二二行:
遠古,[[造山運動|地殼運動]],[[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相擠,造生[[臺灣|臺灣島]]。
 
[[臺灣原住民族|原住民]]為最早居臺之民也,各部族散居,未統一立機構治理。[[一九七一年|民國六十年]][[一九七四年|六十三年]],臺南左鎮現最早人類化石,名「左鎮人」。少部屬[[尼格利陀人]]種之矮黑人與屬[[琉球人]]種之琅嶠人。
 
臺灣史可溯及東吳[[二三〇年|黃龍二年]],[[孫吳|吳]]人[[沈瑩]]《臨海水土志》記載,[[三國]][[孫吳|東吳]][[孫權]]派兵至「夷洲」。[[隋]][[唐]]時期{{按|隋[[五八九年|開皇九年]]—唐[[九〇七年|天祐四年]]}}稱「流求」。隋[[六一〇年|大業六年]][[隋煬帝]]派陳稜、張鄭州擊流求。[[宋]][[元]]時期{{按|北宋[[九六〇年|建隆元年]]—元[[一三六八年|至正二十八年]]}},漢人在澎湖已始有人居。十二世紀中葉,宋澎湖歸[[福建]][[泉州]][[晉江縣]],派兵戌守。[[元]]、[[明]]二朝在澎湖設巡檢司。[[福建與]][[鄭芝龍集團]]及[[福建省|閩]]人曾東徙。[[廈門]]自古以「扼臺灣之要,為東南門戶」稱,人民往來密切。民有百分七十,其籍閩南,以[[閩南語]],閩西、粵東者,以[[客家語]]。十六世紀,[[歐洲|歐]]列強[[西班牙]]、[[荷蘭]],始把觸角伸向[[亞洲]]。
 
===早期===
臺灣政權可溯及十七世紀。時,[[中臺灣]]有跨部落王國,即[[大肚王國]]。[[荷蘭]]治西南,[[西班牙]]治西北。[[一六四二年|崇禎十五年]]荷人派艦攻雞籠,驅西班牙人,治西臺灣大部。
 
[[一六六一年|永曆十五年]],[[明鄭]]治[[南臺灣]],置[[承天府]],轄萬年縣、天興縣。[[一六六二年|十六年]],[[明昭宗]]駕崩,[[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一六六四年|十八年]]至[[一六八三年|三十七年]]間,天興縣改天興州,萬年縣改萬年州,增澎湖、南路、北路三安撫司,成「一府二州三司」。
 
[[一六八三年|永曆三十七年]],[[鄭克塽]]降[[清]],[[一六八四年|明年]],[[康熙帝]]立「臺灣府」,屬福建省。清[[光緒]]年間,[[英國|英]][[法國|法]]列強覦臺,[[閩浙總督]]書清廷,求閩臺「巡撫分駐」、「立省分治」。[[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慈禧太后]]旨創建海軍時,詔閩臺分治;九月五日,宣布臺灣立省,[[一八八七年|十三年]]立省工程乃成,名[[福建臺灣省]],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省置三府、一直隸州。三府即[[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直隸州即[[臺東直隸州]]。三府總轄十一縣、四廳。十一縣即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諸羅縣、安平縣、鳳山縣、恆春縣,四廳即基隆廳、南雅廳、埔里社廳、澎湖廳。
 
[[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甲午之役|清日交戈]]。[[一八九五年|明年]]大清敗績,乃於四月十七日修[[馬關條約|約]],割臺灣、澎湖與[[日本|日]]。初,[[丘逢甲]]倡立[[臺灣民主國]],以抗日,不久乃告亡。至此,[[日本]]始治臺五十年。日治早期承大清區劃,中期後改二十廳,後併為十二廳,後期分五州三廳。五州即[[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三廳即[[花蓮港廳]][[臺東廳]][[澎湖廳]]。以[[特別統治主義]]、[[內地延長主義]]及[[皇民化運動]]之策治臺。
 
[[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二年]],[[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後,始[[抗戰|八年抗戰]],時鮮些臺民入日軍為雜役,極少數赴[[中國大陸]]入[[國民革命軍]]。[[一九四一年|十六年]][[太平洋戰爭]]後,十二月九日中國發出《中國對日宣戰佈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
 
===戰後===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盟軍[[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令中國、臺灣、澎湖、北[[越南|越]][[日軍]]向[[同盟國]]代表[[蔣中正]]投降。八月三十一日,[[中華民國政府|國府]]頒《公署大綱》,隔日公署在[[重慶]]設臨時辦公處;九月二十日公布《公署條例》;十月二十五日公署始在臺運作,國府置其為[[中華民國]]一省。臺灣省域分八縣{{按|乃[[日治臺灣]]五州三廳改制}}、九市{{按|乃日治臺灣州轄市改制}}。[[一九四七年|三十六年]],臺人[[二二八公案|暴動]],公署改省府。隨[[第二次國共內戰|國軍敗績]],[[一九四九年|三十八年]],國府乃播臺,實為中華民國之土也。[[一九五〇年|三十九年]]四月五日,准試辦自治。省頒「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以命令,行自治,調整政區五市十六縣一管理局。[[一九五六年|四十五年]],治遷南投。[[一九六七年|五十六年]]七月一日,擢[[臺北市]]為直轄市。[[一九七九年|六十八年]]七月一日,擢[[高雄市]]為直轄市。[[一九八二年|七十一年]]七月一日,置[[新竹市]]、[[嘉義市]],計五市十六縣。[[一九九四年|八十三年]]十二月三日,行省執事民選,乃由[[宋楚瑜]]當選。
 
===虛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