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各本之異

[底本][初定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张家二爷
新增內容
阿拉伯數字
 
第七行:
司馬光出世,父[[司馬池]]任縣令於[[光州]][[光山]],遂以光名之;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從此「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時與群童戲耍,有童不慎墜於水缸,眾人驚慌而逃,光情急生智,投石砸缸,同伴得救。
 
[[宋仁宗|仁宗]][[一〇三八年|寶元元年]],中進士甲科,任官[[華州]]。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後樞密副使龐籍推薦,入[[汴梁|京]]為館閣校勘,同知禮院,[[一〇五四年|至和元年]],隨[[龐籍]]至[[山西|并州]]為官,改并州通判。[[一〇五七年|從嘉二年]]龐籍因事獲罪,司馬光引咎離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一〇六一年|嘉佑六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
 
司馬光立志編撰《通鑒》,供治國借鑒。[[一〇六六年|治平三年]]撰成戰國迄秦之《通鑒》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役人。[[宋神宗|神宗]]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名《[[資治通鑒]]》,並親為之序。[[王安石]]行新政,而神宗可之。光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謂祖宗之法不可變。神宗命光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一〇七〇年|熙寧三年]],自請離京,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洛陽]]留守御史臺,以書局自隨,續編《通鑒》,至[[一〇八四年|元豐七年]]書成,光亦官升資政殿學士。
 
[[一〇八五年|元豐八年]][[宋哲宗|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光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祐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