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各本之異

[底本][初定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Bobo alcazar
Fixed typo
掌中纂 行動版應用程式編輯
Bobo alcazar
→‎史 正字,正史。
掌中纂 行動版應用程式編輯
第三一行:
[[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秋,[[辛亥革命]]起,[[中華民國軍政府湖北都督府]]立,[[清]]廷令[[袁世凱]]將[[北洋軍]]往討之,未果。列省聞風而起,紛紛獨立,二十二省獨十七,皆使代表赴武昌,舉[[孫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遂立。[[孫文|文]]以北洋師臨武昌,遂遷[[南京市|南京]]。故曰民國肇基[[武昌]],而成於[[南京市|南京]]。民國既立,廢[[天子|皇帝]],改以大總統理天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及臨時參議院,遂於南京成立,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西元一九一二年為中華民國元年。與[[袁世凱|世凱]]議,使[[清宣統帝|清帝]]退,則奉[[袁世凱|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世凱遂迫隆裕太后詔退,南方遂總統世凱,又都[[北京市|北京]]。[[清|清室]]退後,世凱優待之。
 
[[袁世凱|世凱]]本無信奸臣讒言,廢[[共和]]之意,謀稱[[天子|皇帝]],以復帝制。即位未久,即開國會,舉中華民國大總統,當舉。及為大總統,以立憲之名,廢臨時參議院,易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分置參議院及眾議院,定中華民國約法,使大總統若帝。後造民意,累使人奸臣勸進,自即帝位,號曰中華帝國,改元洪憲。[[雲南]][[蔡鍔]]起而伐之,天下嚮應。世凱遂退,復為大總統,未幾病卒。[[袁世凱|世凱]]既敗,副總統[[黎元洪]]舉大總統,[[黎元洪]]、[[段祺瑞]]相爭,終為清遺民[[張勳]]所圖,復辟清帝,後為祺瑞馬廠誓師討平。祺瑞自以再造[[共和]],擅廢大法,[[孫文|文]]乃起於南粵,此後各方都督,皆相攻伐。其中大者,有[[皖系]]段祺瑞、[[直系]][[馮玉祥]]、[[奉系]][[張作霖]],皆世凱舊部。南方則以[[滇系|滇]]、[[桂系|桂]]、[[粵系|粵]]三系為大。
 
初,世凱卒,元洪繼為總統,而以祺瑞國務總理,掌大權。恰逢一次世界大戰,[[歐羅巴洲|歐洲]]諸國紛爭。此間,祺瑞以德師日暮,欲以中華[[協約國]],欲還山東之失,而總統元洪不准,後國會決議對[[德國|德]]宣戰。張勳復辟之時,擁立溥儀,元洪遂辭。歐戰既畢,[[巴黎和會]]遂間,協約國以山東之事,非會上所議,又以世凱嘗許以山東讓[[日本]],罷其提議。聞於國人,皆怨而怒,罷學罷工罷市,以示不滿,皆歸咎於前外交總長曹汝霖,駐[[日本|日]]公使[[陸宗輿]],外交總長[[章宗祥]],政府遂罷之以謝國人。事起於五月四日,史稱[[五四運動]]。事後中華外使拒和於德國,使山東之事不了。國內[[新文化運動]]又起,主革新中華,必以西化。一時[[中國]]大變,[[文言]]廢而[[白話文|白話]]興,[[儒]][[道]]皆為妖言,而西書充斥天下。[[中國共產黨]]立於此時。
 
[[孫文|文]]既[[死|薨]],[[蔣中正|蔣介石]]繼起。[[一九二六年|十五年]]七月一日誓師[[國民革命軍北伐|北伐]],連下[[長沙]]、[[武昌]]、[[南京市|南京]],復都於江左。[[蔣中正|中正]]素惡[[中國共產黨|共產黨]]人,而其黨人,又自外交。[[一九二七年|十六年]]四月一日中正令[[清黨]],捕殺共黨人。武漢以中正不法,乃自立新府,以抗寧府。後漢府亦惡於共黨,乃復合於寧府。史稱[[寧漢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