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無編輯摘要
掌中纂 纂於掌中卷
非文言
第五行:
秀全年七歲,習四書五經及其他古籍,村中父老皆期之光宗耀祖。秀全三赴府試,不中。時年二十五,歸家而不省事。幻覺遇老人曰:「吾奉上天旨意,命爾至人間斬妖除魔」。秀全遂嘿然不言,舉止怪異。
 
年三十一,赴廣州府試,落第,獲《[[勸世良言]]》,與昔者幻覺對觀,自詡受[[上帝]]之命,而赴凡間除妖。洪自詡為[[上帝]]之幼子,[[耶穌]]之幼弟,稱上帝耶和華為「天父」,稱耶穌為「天兄」,並立誓不再為[[儒生]]。洪雖不懂[[聖經]],卻宣傳他所認識的西洋教教義,取名[[「拜上帝會」]]。洪曰:「人心太壞,政治腐敗,天下將有災難發生,唯信上帝入教者可免之, 入教者,不論男女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並設十款天條。
 
洪初時赴[[廣東]]傳教。道光二十四年,洪和[[馮雲山]]赴[[廣西]]傳教,既而,洪返廣東,當地信徒日增。道光二十五至二十六年,洪回鄉寫下《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道光二十七年初,洪赴[[廣州]]禮拜堂求傳教士羅孝全幫洪受浸後被拒。洪其後赴[[廣西]]會合[[馮雲山]],制訂[[拜上帝會]]規條及儀式。
第一二行:
 
 
咸豐元年一月十一日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改元[[太平天國]],洪秀全自詡天王;九月克永安後,分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馮雲山]]為[[韋昌輝]]為[[石達開]]為,各王均受東王節制;咸豐二年年太平軍離開廣西,咸豐三年克南京,改名天京,定都於此,建立與清铂對峙農民政權。洪一面派兵西征北伐,一面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等政策法規,圖謀達到「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太平天國]]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時,乃是首次為婦女參加考試設女科,取女狀元、女進士等。
 
定都天京,洪將[[四書五經]]列為[[禁書]],東王不同意,藉「天父下凡」迫洪讓步,洪最怕同意[[四書五經]]在可修改後刊印流傳。洪又修改[[聖經]],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個人喜惡改動內容,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矛盾加深。洪知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不滿東王,在咸豐六年詔三人誅東王,九月天京事變,東王、北王與燕王先後被誅。翼王在天京主政,為洪猜忌,洪封自己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翼王,引翼王不滿。咸豐七年石帶領大軍出走,脫離洪。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洪雖掌握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咸豐九年,洪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洪大喜,封其為軍師、干王,名義總理天國朝政,卻不把軍事權力交給他。洪亦再次封異姓為王。
 
同治元年,英王[[陳玉成]]被殺,[[天京]]據點逐一陷落。忠王[[李秀成]]知天京難以久守,向洪建議放棄[[天京]],轉戰[[中原]],被洪斥責。
 
同治三年三月,天京遭包圍,城內糧食不足,洪帶頭吃「甜露」充飢,因而致病。同治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病逝天京。
{{芻文}}
[[分類:清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