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無編輯摘要
簡化字 呈纂
Itsmine
無編輯摘要
第五行:
古人有云:「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ref>語出[[陳第]]《毛詩古音考自序》。</ref>。自三代以降,字體數易,迄今存者有五,一曰[[篆書|篆]]、二曰[[隸書|隸]]、三曰[[楷書|楷]]、四曰[[行書|行]]、五曰[[草書|草]]。有[[永字八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者,習楷之始也。若夫漢字書法,同源乎畫,考究尤甚。其用亦多,書畫飾物,咸有其存。
 
漢字傳於[[日本|日]]、[[朝鮮半島|韓]]、[[越南|越]]。時皆無文字,遂直取漢字以記事。倭取字音,合於倭言,用日久,字形愈簡,遂成[[假名]],與漢字錯落雜用。別以六書造字,稱[[和製漢字]],「凪」「峠」皆為此也。韓取字義,逕以記事。流傳既久,以漢字不合於韓人言,遂創[[吏讀]],以漢字記虛字音。然漢韓之音,不盡相同,乃製數字以表,曰國字。「乭」「畓」「倻」皆為此也。其後[[朝鮮世宗]]製[[訓民正音]],猶用不廢,而有朝鮮臣奏請廢訓民正音。至近世,朝鮮自立天子,試廢漢字,不能盡去。此世二國人取名,猶以漢字。有司則定用字表,以減漢字之用也。其字稍異於中華也。於越方,其人據漢字,采[[六書#形聲|形聲]]之法,自為[[喃字]],而漢字猶用。蓋知喃字,必先識漢字,既已足用,乃卑喃字。及[[法國]]降越,更用[[拉丁字|罗马拉丁字]]書[[越語]],漢字喃字俱廢焉。而今之中原、東瀛,各行簡體漢字,曰[[簡化字]],曰[[日本新字體|新字體]]。
 
== 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