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後主」:各本之異

[底本][初定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Vanished user 1929210
Cat-a-lot:從分類移除:Category:蜀漢本紀
Vanished user 1929210
撤至TACHIBANA (對話)之本237181:Jessechi。
第一行:
{{Emperor
|稱號=漢後主<br>魏安樂縣公<br>晉安樂思公
|姓名=劉禪
|廟號=
第六行:
|陵墓=
|政權=季漢
|生卒=漢[[二〇七年|建安十二年]]生 至 晉[[二七一年|泰始七年]]
|在位=蜀漢[[二二三年|建興元年]] 蜀漢[[二六三年|炎興元年]]
|年號=[[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先君=父[[漢昭烈皇帝]]
|嗣君=國亡,無。子恂嗣安樂公。
}}
'''漢後主'''諱'''''',字'''公嗣''',[[漢昭烈帝|昭烈]]子也,母[[漢昭烈皇后|昭烈皇后]]。生時,昭烈去[[新野]]以避曹軍,士民相隨,於當陽長阪坡為[[曹純]]五千精騎所及。昭烈棄妻子先去,部[[趙雲]]反陣中,護後主歸。昭烈為漢中王,即以為太子
 
==幼==
漢[[二〇七年|建安十二年]]生,劉備屯[[新野]]以避曹軍,時漢丞相曹操遣曹仁、曹純進兵新野,劉備棄妻子先去,新野士民相隨,[[曹純]]等五千精騎追至當陽長阪坡,部[[趙雲]]返陣中,護後主歸。
 
漢[[二一二年|建安十七年]],劉備入蜀,[[孫權|孫仲謀]]使人迎孫夫人,孫夫人欲攜劉禪返吳,諸葛亮遣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ref>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ref>。
 
==立儲==
漢[[二一九年|建安廿四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即以為王太子。
 
漢[[二二〇年|建安廿五年]],蜀地驚傳[[漢獻帝|漢帝]]駕崩。
 
蜀漢[[二二一年|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元章武。同年,納蜀漢車騎將軍[[張飛]]的長女為蜀漢皇太子妃。
 
==嗣立==
[[二二三年|章武三年]]昭烈崩,彌留屬太子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還[[成都]]襲位,改元[[建興]],以[[漢穆皇后|皇后]]為皇太后,封[[諸葛亮|丞相亮]]武鄉侯,政事無鉅細,咸決於亮。是歲南中諸郡反,以新主初立,未平。遣使[[東吳]]修好。
 
第三三行 ⟶ 第二〇行:
[[二二七年|五年]],丞相亮上表出師,屯漢中以圖[[關中]]。初,帝從先皇訓,早北伐復漢。然帝漸長,於國是有異見於亮,有止戰安民之意。以昭烈之遺命,故未制亮。
 
[[二三四年|十二年]]丞相亮卒於五丈原,乃廢[[丞相]]號,設[[尚書令]]、[[大司馬]]、[[大將軍]],用亮表之賢總統國事。其先息兵養民,富國以圖強,後北伐興漢,故[[姜維]]等為所制。後主為皇帝,兵權失掌,於北伐事得緩而不得止。後信用宦者[[黃皓]],維甚憚之,乃出屯沓中。維凡十一北伐,雖有勝而無功,益弱蜀中。後人病後主之無能,實弊在用武不息也。[[廖化]]嘗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將何以存!」此言得之。
 
帝用皓,皓以擅權,國政日非,終內外不修,趨於敗亡。[[二六三年|炎興元年]],魏[[司馬昭]]以[[鍾會]]、[[鄧艾]]、[[諸葛緒]]征蜀中,維議兵鎮[[漢中郡|漢中]][[陽平關|陽平]]、[[陰平郡|陰平]]橋頭以拒,帝弗聽,拒以鬼巫之術。後陽平失,維乃拒會於[[劍閣]],帝亦求救於吳。會久攻不下,艾乃道陰平野徑抵江油,降江油,進於涪。
第四一行 ⟶ 第二八行:
維時領劍閣兵東入[[巴中]],會乃守涪,以[[胡烈]]、[[田續]]、[[龐會]]追維。維轉向郪,知帝主已降,乃同降魏。季漢亡。
 
==東遷洛陽==
後艾議以帝為扶風王,昭不許,會與烈誣艾有反意,昭令殺艾。既降魏,東遷[[洛陽]],封安樂縣公。後有語昭曰:「此間樂,不思蜀!」昭以為無憂,公得全生。[[二七一年|泰始七年]]崩,諡思公。子恂嗣。
 
==後話==
[[永嘉]]間,[[劉淵]]起,自號漢帝,追諡思公為'''孝懷皇帝'''。然思公諸子,俱死於胡亂。有遺孫玄奔蜀,[[成漢]]以為安樂公以嗣思公。至[[桓溫]]入蜀仍見。
 
==家屬==
 
*父 [[漢昭烈皇帝]] 備
*母 [[漢昭烈皇后]]
第六五行 ⟶ 第五一行:
 
==評==
===父===
*[[陳壽]]於《[[三國志]]》評曰:「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劉備]]下遺詔曰:「射君(射援)到,說丞相嘆卿(即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周壽昌曰:「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時人===
 
*時年十八,[[諸葛亮]]曾評曰:「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ref>諸葛亮,《與杜微書》</ref>
====
*[[陳壽]]於《[[三國志]]》評曰:「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 蜀郡太守王崇論後主曰「昔世祖內資神武之大才、外拔四屯之奇將、猶勤而獲濟。然乃登天衢、車不輟駕、坐不安席。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何容易哉。後主庸常之君、雖有一亮之經緯、內無胥附之謀、外無爪牙之將、焉可包括天下也。」「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舉十萬之師,案道南歸,艾易成禽。禽艾已訖,復還拒會,則蜀之存亡未可量也。乃回道之巴,遠至五城。使艾輕進,徑及成都。兵分家滅,己自招之。然以鍾會之知略,稱為子房;姜維陷之莫至,克揵籌斥相應優劣。惜哉!」(華陽國志)
 
==攷==
*《三國志·後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