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LNDDYL
無編輯摘要
Assisass
無編輯摘要
第二行:
'''韓戰''',一曰'''朝鮮戰爭''',[[廿世紀]][[朝鮮半島]]之[[內戰]]也。
 
[[一九一〇年]],[[日本]]併[[大韓帝國]]。至[[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終,日本降,以「[[三八線]]」分故朝鮮國土,[[美利堅]]據其南,而[[蘇聯]]佔其北,俄而各擁其隨者立國:[[金日成李承晚]]據,國號曰[[朝鮮大韓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李承晚金日成]]據,國號[[大韓朝鮮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美患李氏北伐,故兵械諸事,節制甚嚴,兵源雜蕪,多自昔[[日軍]];朝鮮人民之政府,蘇聯未嘗干其內政,然資以火器甚殷,又助訓士卒金氏練兵更得朝籍[[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力]],皆銳兵也。北、、北之勢,強弱懸殊。
 
[[File:Korean war 1950-1953.gif|thumb|left|200px|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三年韓戰態勢圖]]
 
蘇、美既各扶立兩國,遂皆撤兵。金日成欲以兵混一半島,遂啟戰端。[[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金日成誣以韓國北犯,遣大兵南伐,輒取[[開城]]。二十八日,陷其都[[首爾]]<ref>時「首爾」僅得韓語之稱,未得漢名,華文皆取其故名曰「漢城」;至二〇〇五年,始正名焉。</ref>。韓師多自昔[[日軍]],猝不及防,兼之兵械頗劣,三月之內,李承晚避走[[釜山]]。事聞[[聯合國]],皆責朝鮮。七月,十六國合兵為一,號[[聯合國軍]],並以[[麥克阿瑟]]為帥。以拒朝軍。
 
初,聯合國軍固守釜山;[[九月十五日]],登陸於[[仁川]],成合圍之勢,[[朝鮮人民軍]]敗績。聯軍越[[三八線]]北進,[[十月十九日]],陷[[平壤]];至二十四日,朝鮮諸道皆失,聯軍兵臨[[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