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源帅元美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一九行:
|均有 =
|干支 =
}}'''蘇聯'''者,'''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略也,都[[莫斯科]],行[[社會主義]],國土遼闊,物產豐隆。口兩億八千萬。北臨[[北極]],南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數國。西接[[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東望[[日本]]、[[美利堅]]之[[阿拉斯加]]。其疆土之闊,舉世無雙。
}}
'''蘇聯'''者,'''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略也,都[[莫斯科]],行[[社會主義]],國土遼闊,物產豐隆。口兩億八千萬。北臨[[北極]],南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數國。西接[[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東望[[日本]]、[[美利堅]]之[[阿拉斯加]]。其疆土之闊,舉世無雙。
 
一九一七年春,因一戰失利,[[帝俄]]國威頓失,且被覆滅,臨時政府制統舉國,然亦有蘇維埃並存,列寧率布爾什維克(漢云:多數派)起義於[[彼得格勒]],亡臨時政府,廢民選之立憲議堂,史稱[[十月革命]]。建羅剎蘇維埃國,都莫斯科。頃,舉國皆不欲戰,以使休養生息。故媾於德意志奧匈,訂《布列斯特條約》。一八年秋,一戰告終。英、法、日、美諸國視羅剎議和,怒遏不止。且[[帝俄]]舉債未清,蘇俄乃先行社會主義於天下,諸國畏而憚之。且羅剎有豪紳貴冑欲復帝王之制,欲護東正之名,遂揭竿而起,諸國逐以干戈涉其政,以師役援其民。史稱[[紅白俄內戰]]。及後,鑒眾將爭權奪利,未能遠謀,使蘇俄之師大捷,得護其體。
 
一九二零年春,蘇聯拳拳所措,欲以「解放」之名,伐新生之波蘭。以行世界革命,侃談解放歐洲之念。惟潰於華沙,綏回蘇俄。
 
越二年,[[烏克蘭]]、[[白俄羅斯]]與[[南高加索聯邦加盟]]於蘇維埃羅剎國,故易國號,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頃,列寧崩殂,[[斯大林]]當政,繼列寧之遺志,行「五年計劃」之策。使其經國有道,工肆興盛。諸歐羅巴之國經濟待建,惟蘇聯可獨步歐羅巴,是為其功也。
 
三十年代,諸國視[[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欲肆開邊,不敢妄動。英法以綏靖之策,謀天下之安。蘇聯憂西方諸國,禍水東引,使法西斯患於蘇。蘇欲聯英法,未果,遂「禍水西推」,擬《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裂[[波蘭]]之土。蘇開邊之意未已,且併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於西疆。萬國大駭。
第三二行 ⟶ 第三一行:
四一年秋,德伐蘇土。初,紅軍屢綏於德軍。及後,羅剎之疆成二戰之重陣。紅軍衛國竟成,且先克於[[布拉格]]、[[維也納]],軍於[[柏林]],[[希特勒]]畏而自戕。德盡失其土,請降於蘇及盟軍。歐羅巴閒戰告終。
 
四四年秋,蘇併外蒙一處,謂[[唐努烏梁海地區]]
 
四五年夏,蘇伐東瀛,以守美利堅之諾。蘇啟[[八月風暴]],使東瀛[[關東軍]]盡靡。
 
四五年,中蘇擬《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贊外蒙立邦。
 
二戰終,諸國皆媾。蘇向德索百億美元。約盟國分德為四區。至是時,美蘇二國皆欲霸於世界,互敵之,史稱「[[冷戰]]」。鑑美蘇兩國皆備核武,兩國皆不敢從之。四八年,玆英法美三國,欲建西德,是故,蘇封西柏林水陸二路,欲使英法美三國無從補給,惟其以[[柏林空運]]之略,抗蘇聯之謀。頃,美利堅立「北大西洋之盟」,北約乃美英法等國之盟,一國受襲,眾國皆助。是故,蘇聯懼之,遂徹其封鎖。且於五五年另立「華沙之盟」,分庭抗禮。
 
五三年,[[斯大林]]崩殂,權鬥不絕,以[[赫魯曉夫]]當政告終。[[赫魯曉夫]]雖有改革,不足興國。
 
六四年,赫氏遇權鬥而去其位,[[勃烈日涅夫]]繼之,妄啟邊釁,征阿富汗凡十年,又欲競美利堅於太空防衛,國力日蔽。至[[戈爾巴喬夫]]時,興改革,號曰「人道、民主之社會主義」,行[[多黨制]],立[[總統]],國勢大亂,百業不振,民生頹廢。一九九一年,紛亂四起,未幾,諸邦去而自立,聯邦遂崩。
 
[[Category:蘇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