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添文以善之。
行動版應用程式編輯
TINGYANCHIEH
無編輯摘要
第一行:
[[File:Plato Pio-Clemetino Inv305.jpg|thumb|right|200px|柏拉圖像]]
'''柏拉圖''',[[古希臘|希臘]][[雅典]]人也,公元前四二七年生。祖王族,至其家道中落。及長,師[[蘇格拉底]]。然其師為雅典諸人所害,由是以為凡人俱鄙,不可治國,唯哲學家明德通達,可堪執政之大任。遂乃遊於希臘諸城,研核哲學,後集古希臘哲學之大成,創[[柏拉圖學派]]。所述[[理念論]]、[[形而上學]]等布及千古。而于倫理、數學、治國論等亦有所成。大賢設庠序於[[亞里士多阿卡]]亦出門下。蘇、柏、亞奠西方哲學世謂之『希臘三賢』。公元前三四七年卒教習國子年八十傳道受業,聲名大振其徒[[亞里士多德]]甚傷之,遂為詩後世歐洲因頌之。其詩云:巋巋盛阿卡,莫摩”(Academy)為學院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誦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
柏氏長於思辨,善唯心之論,所述[[理念論]](亦謂之形式論)布及千古,於倫理、數學、治國論等亦有所成。嘗赴敘拉古之境,欲說其王,施新政,然竟無功而反,遂潛心傳道。大賢[[亞里士多德]]亦出其門下。蘇氏、柏氏、亞氏奠西方哲學之基,世謂之『希臘三賢』。公元前三四七年,無疾而終,年八十。時人傷之,其徒[[亞里士多德]]為詩以頌之。其詩云:“巋巋盛德,莫之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誦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
 
 
 
== 哲思 ==
世有二界,曰經驗界、形式界。知圓而不能圓之。知方而不能方之。知其義而不能行之。方圓、正義,形式也。雖知之而不能完之。善亦然。柏氏嘗以洞穴喻之:夫常人,皆居一洞穴中;穴中有火把一,外物因投影於穴壁之上。外物之本體,形式也;投影,常人所經驗之物也。舉凡眾人,皆以投影為物之本,終老於洞穴之中。然中有數人欲上下求索者,可脫身洞穴之中,識物之本,此哲學家也。故哲學家者,求索形式之理者也
 
教者德之本。行教必從其序。初混沌無知,教之以形,既知形體,教之以物理。既通物理,可以格致。既致知,可以論形而上。夫理、氣、欲,魂之三分也。理德智,氣德勇,欲德克己。三者兼備,是爲正義。<ref>Moral Reasoning,Rediscovering the ethical tradition</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