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Azaz1111
無編輯摘要
Azaz1111
第三三行:
 
== 承傳 ==
=== 外傳 ===
[[中國]]最古之詩集《[[詩經]]》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
[[唐|李唐]]以來,外交東國[[日本|日本]]、西國[[西夏]]、北國[[李氏朝鮮|朝鮮]]、南國[[越南|南越]](安南),其戎狄之民,惟用言而無文,故受漢文,曰'''真書'''、'''真名'''、'''漢文'''云,書同文,言文異。又出俗字、[[方言字]]、[[假名]]、[[西夏文]]、[[女真文]]、[[古壯字]]、[[古白文]]、[[喃字]]等各書其言。自是五方悉歸[[漢字藝文之畛]],其勢赫赫如暘谷也。
 
文言,興於漢,又云漢文,外交[[朝鮮]]、[[東胡]]、[[匈奴]]、[[西域]]、[[南越]]等諸國,其戎狄之民,惟用言而無文,故受漢文,曰'''漢文'''云,書同文,言文異。
西元廿世紀前,文之書以漢者,在中國及朝鮮半島、日本、南國,皆以為文牘。比至中國近世,文言漸為白話所替,他國則始改以語入文。
 
==== 日本 ====
朝鮮,曰漢文(한문)。日本,曰「漢文」(漢文/かんぶん)。[[越南|南越]],亦曰漢文(Hán Văn)。
 
==== 日本傳播 ====
[[唐|李唐]]以來,外交東國[[日本|日本]]、西國[[西夏]]、北國[[李氏朝鮮|朝鮮]]、南國[[越南|南越]](安南),其戎狄之民,惟用言而無文,故受漢文,曰'''真書'''、'''真名'''、'''文'''云,書同文,言文異。又出俗字、[[方言字]]、[[假名]]、[[西夏文]]、[[女真文]]、[[古壯字]]、[[古白文]]、[[喃字]]等各書其言。自是五方悉歸[[漢字藝文之畛]],其勢赫赫如暘谷也。
 
自[[唐]]以來,中日溝通,[[片假名]][[平假名]]始普衍於時,公函書牘、文獻、石碑、佛教經文等,多效文言。影像所目,日本『石川縣戰死士盡忠碑』石碑碑文追念死國烈士:「人誰無一死死而得其所榮矣...」(事發於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也。)
[[File:JapaneseClassicalChineseTextSeenInJapanKanazawaStoneMonument.jpg|thumb|right|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石碑碑文所見漢字乃文言文也]]
==== 朝鮮 ====
曰漢文(한문)
==== 越南 ====
曰漢文(Hán Văn)
=== 華語界 ===
今世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及南韓,仍以文言為國語文教育之一部。
==== 香港 ====
今華語之言辭簡練者,粵語所存之多。
[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7%B2%B5%E8%AA%9E%E6%9B%B8%E5%AF%AB%E7%9A%84%E5%85%A9%E9%80%94%E4%B8%8A.html 粵語書寫的兩途(上) 作者:陳雲:三文治:2011年6月7日]
[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7%B2%B5%E8%AA%9E%E6%9B%B8%E9%9D%A2%E8%AA%9E%E7%9A%84%E5%85%A9%E9%80%94%E4%B8%8B.html 《粵語書面語的兩途(下)》– 陳雲:三文治: 2011年6月14日]
 
=== 文言白話化 ===
香港[[初中]]生多習文言文數篇。[[高中]]生又多研若干。
自明太祖[[朱元璋]],始有白話文聖旨。白話文漸興。
 
至西學東漸,文言與白話仍並存。
近代[[粵劇]]、[[粵曲]]、[[粵語文流行曲香港]]以至[[金庸]]之[[武俠]]小說亦屬「文白夾雜」。
 
==== 朝鮮清末 ====
[[香港]]文壇曾興「三語糅夾」(文言、白話、[[粵語]]三者混用,謂之「三及第」)。 [http://edu.singtao.com/chi-s/article_details.asp?article_id=1396&catid_str=2,10,38 《三及第文體 滾瓜爛熟》 2010年11月02日 星島日報教育版 作者:萑葦。 協力:蜜柑]
泰西列強入侵,清國難抗衡,西學成顯學也,而文言遂廢。
 
西元廿世紀前,文之書以漢者,在中國及朝鮮半島、日本、南國,皆以為文牘。比至中國近世,文言漸為白話所替,他國則始改以語入文。
 
== 諸地之況 ==
=== 華語 ===
今世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及南韓,仍以文言為國語文教育之一部。
==== 越南香港 ====
今華語之言辭簡練者,[[粵語]]所存之多<ref>[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7%B2%B5%E8%AA%9E%E6%9B%B8%E5%AF%AB%E7%9A%84%E5%85%A9%E9%80%94%E4%B8%8A.html 粵語書寫的兩途(上) 作者:陳雲:三文治:2011年6月7日]</ref><ref>[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7%B2%B5%E8%AA%9E%E6%9B%B8%E9%9D%A2%E8%AA%9E%E7%9A%84%E5%85%A9%E9%80%94%E4%B8%8B.html 《粵語書面語的兩途(下)》– 陳雲:三文治: 2011年6月14日]</ref>。香港[[初中]]生多習文言文數篇。[[高中]]生又多研若干。近代[[粵劇]]、[[粵曲]]、[[粵語文流行曲香港]]以至[[金庸]]之[[武俠]]小說亦屬「文白夾雜」。[[香港]]文壇曾興「三語糅夾」(文言、白話、[[粵語]]三者混用,謂之「三及第」)。 [http://edu.singtao.com/chi-s/article_details.asp?article_id=1396&catid_str=2,10,38 《三及第文體 滾瓜爛熟》 2010年11月02日 星島日報教育版 作者:萑葦。 協力:蜜柑]
 
== 外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