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松照庵
松照庵
複雜程度這種東西太主觀。
第一行:
'''梵語'''('''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簡而言之,亦可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者、古代[[印度]]人言也。為[[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雅利安語支]]之屬,其陰陽之辯,格數之異,時態之別,繁于諸語。今鮮有言者。類古之[[波斯語]]、[[希臘語]]、[[拉丁語]]也。夫梵語之語音,研習甚久。古[[印度]]嘗存[[聲明]]之學,蓋格究[[音韻]]之學也。[[南朝]]以降,中華得佛法於梵,復以梵語通聲韻,梵漢相生,是爲至要也。
夫梵語之語音,研習甚久。古[[印度]]嘗存[[聲明]]之學,蓋格究[[音韻]]之學也。[[南朝]]以降,中華得佛法於梵,復以梵語通聲韻,梵漢相生,是爲至要也。
== 概略 ==
諸[[吠陀]]之梵語,謂之吠陀梵語。此最古者也。文而飾之,是爲古典梵語。今之學梵語者,多從古典梵語。吠陀則非所及也。[[天竺國|天竺]]古來上國,王化廣被,四方莫不來學。尤以[[古爪哇語]]爲甚,幾爲梵語矣。[[漢武帝]]建元三年,張騫使西域,至[[大夏]]。夏人告之身毒之國,此梵漢之初遇也。漢晉之際,天竺僧來華弘法。後有[[鳩摩羅什]]、[[唐三藏法師]],譯梵至漢。古人嘗制十八章梵字表,具其組合,以備時習之用。今印度國諸語,多源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