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損齋
無編輯摘要
損齋
無編輯摘要
第二四行:
紹興三十二年五月,立帝爲皇太子,改名'''昚''',賜字元永。昚猶晟也。時高宗在位既久,有禪意,自金主[[金廢帝|完顏亮]]擾邊事平以來,意更甚矣。遂於是年六月降御劄禪位,退居德壽宮。帝旋踐祚,改元隆興。五日一朝德壽宮。奉太上甚謹。太上悅而嘉之曰:「吾付託得人,無憾矣。」是月,史浩拜相。尋用浩策,詔中原諸州豪傑,許以封王賜爵。二月,盡黜秦檜舊黨。官府減俸,以資軍需。夏四月,帝詔張浚入對,將北伐。以白金二十五萬資江淮都督府。五月,張浚渡江。李顯忠進擊宿州,宋金鏖戰於宿,宋軍諸將臨陣亡走者眾,旋大潰於符離。北伐不果。七月,奪宿州亡走將校官銜。是月,籍沒李顯忠家。賜還岳飛故家產業。秋八月,金人請還宋軍北伐所復海、泗、唐、鄧四州,不許。冬十月,朝廷集百官議和議事,是月,立皇后夏氏。十二月,以張浚為尚書右僕射,都督江淮軍馬如故。朝臣盧仲賢擅割四州於金,奪官繫獄。
 
隆興二年春,宋金和議始。詔長江上游守邊諸將嚴防北兵,勿先釁事。以張浚視軍江淮。四月,帝定志議和,罷江淮都督府,張浚并罷。六月,朝廷欲棄唐州、鄧州,虞允文在鎮,受命不從。七月,撤海州、泗州戍軍。自是年入夏以來,江淮水患不息,詔振之。八月,張浚薨。冬十月,帝以金人國書格式不正,拒之。是月,金兵渡淮。十一月,金人連陷楚州、濠州、滁州。帝詔以入金歲貢犒軍。是月,太學生七十二人伏闕上書,請罷湯思退、王之望,用陳康伯等。尋以康伯為相,宋金議和,乃正宋帝名分、相為叔侄,減歲貢幣十萬,宋割商、秦二州。議成,金人北歸。是為[[隆興和議]]
 
[[category:宋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