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司徒伯颜
新文「thumb|200px|宋教仁像 '''宋教仁''',字鈍初,號漁父,湖南桃源人也。光緒八年生,幼學……」
 
司徒伯颜
無編輯摘要
第八行:
[[一九一一年|三年]]十月,[[武昌起義|武昌]]蜂起,[[中華民國|民國]]遂立。十一月,眾舉孫文為臨時大總統。未幾南北和議,清帝遜位。時[[袁世凱]]為清廷首揆,總督兵權,求文以總統位,文許之。世凱乃叛,請帝退位,時為[[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二月。教仁以世凱武人,不可使掌權,欲改國體為內閣制,以制衡之。遂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為憲,定都南京,請世凱來京敘任。二月廿九,北京兵變,世凱以時局未定,不能南來。終於北平就任。是年八月,教仁會諸黨首於北平,使與同盟會合之,稱[[國民黨]]。九月,尊孫文為總揆。時文與世凱約,為鐵路總辦,專務實業,不論政治,乃辭之。眾又舉教仁為黨魁,稱理事長,教仁素精政術,即縱橫宇內,招募黨徒,以備國會選舉。
 
[[一九一三年|二年]]三月,選舉畢,參眾兩院,計八百七十席,國民黨幾得其半,為最大黨。教仁為黨魁,當往組閣任總理。二十日,自上海入京,半夜至[[上海火車站|寧滬驛]]中,黃興、于右任偕來送別。方擬登車,一舊卒暗施銃擊之,彈中右肋,興與右任旋護之,往鐵路醫院療之。而彈藥含毒,雖取出而疾愈重。教仁以己必死,乃囑右任以後事,又擬再郵世凱,申明遺志<ref name="一"/>。二十二日凌晨,瘡毒發死,年僅卅二。
及天明,興等議定殯葬事,即以西裝攝遺照,再以漢制大殮。越日,殯於湖南會館,黨徒皆慟,葬於閘北象儀巷。後增陵制,闢地為宋公園。
 
教仁妻方氏,長居鄉中,教仁歿後,國府每年卹之。有一子,名振呂,早夭,留有一女。[[一九五〇年|卅九年]],[[中共]]建政,即追教仁為烈士。
 
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命嚴拿擊教仁者,無果。後陳其美請[[英國|英]][[法國|法]]租界巡捕緝之,兇徒終為英人所捕。查唆刺教仁者,乃[[青幫]]首[[應桂馨]]。桂馨嘗取教仁像示人,以求刺客。復尋得新軍舊卒武士英,使其害之。或悉此事,告於英人警署,桂馨遂捕,士英亦執之。英人以二犯為彼所獲,法人以桂馨住其界內,乃共審此案。士英先供受桂馨唆使刺人事,巡捕又搜得內務秘書[[洪述祖]]與二犯通電,方知原為總理[[趙秉鈞]]托述祖尋人刺教仁,桂馨乃代述祖行事也,本末得知,天下嘩然。未幾,二犯引渡至華界獄中,士英即為人毒殺,桂馨越獄而走,述祖走[[青島]][[德國|德]]界不出,未能索之。時人以述祖秉鈞心腹,秉鈞為袁氏舊部,謂三人同謀,皆難於世凱。秉鈞雖否認,而不能卸述祖之責,遂稱病請辭。袁氏改任直隸都督,世凱袁氏命[[段祺瑞]]代為總理。
 
時人以秉鈞為袁氏舊部,其謀必同,皆難於世凱。而桂馨後往北平索酬,為袁氏所殺,秉鈞免官而斃於天津,或以為袁氏所害也。洪述祖深居租界,[[一九一七年|六年]]四月,偶出上海,為教仁子及舊部所擒,遞至大理院再審,終判吊卒以絞刑處。時人以袁氏欲稱霸,忌教仁為揆而殺之。今人或謂孫文與教仁失和,使陳其美遣應桂馨暗害之,而禍於袁氏者,是非辨。
 
五月,孫文歸領黨事。世凱居北平,袁氏逾國會而問貸款,號曰[[善後大借款|善後]],是違約法舉也。時教仁與黃興欲詰之於國會,教仁既死,文並罪之以宋案。即與贛督[[李烈鈞]]、粵督[[胡漢民]]、徽督[[柏文蔚]]聲討之。世凱免三人職,命李純為九江鎮守使,督江西軍務。七月,文起兵伐世凱,大敗,走日本。九月國會復事,舉[[進步黨]][[熊希齡]]為總理,內閣多用名流。十月,舉袁世凱為總統。袁氏以國民黨叛亂,勒令解散之,驅散議員,日益專橫。國民黨既逐,兩院驟失半員,不能檢事。次年一月,袁氏竟廢國會,自行約法會議,另立新憲,教仁之功遂沒。
 
贊曰:宋公為國民黨翹楚,才學高明而有大志,早時遭難,未能報國,實大憾也。而胸懷韜略,口才滔滔,經營有道,行事磊落,專事民權,推行憲政,至死不倦,可謂民國第一人。國民黨至今百年,亦無人出其右者。[[章太炎|太炎公]]謂之堪為首輔,誠不為過。壯志未酬,豈國民黨之失耶?誠中華普天之失也。
第二七行:
==據==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
 
[[category:民國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