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Legobot
Bot: Migrating 82 interwiki links, now provided by Wikidata on d:q8201 (translate me)
Andohua
無編輯摘要
第二行:
'''漢字'''者,[[漢人]]屬文、言志之字也,蓋為[[倉頡]]所造。千年以還,累有數萬,歸納其法,為以[[六書]],曰象形、曰指事、曰會意、曰形聲、曰轉注、曰假借。當世諸國之文字,殆盡為拼音之屬,獨漢字不然,誠大奇也。
 
自三代以降,字體多易,迄今存者有五,曰[[篆書|篆]]、曰[[隸書|隸]]、曰[[楷書|楷]]、曰[[行書|行]]、曰[[草書|草]]。有云[[永字八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者,習楷之始也。若夫漢字書法,同源乎畫,考究尤甚。其用亦多,書畫飾物,咸有其存。
 
漢字傳於[[倭]]、[[朝鮮半島|韓]]、[[越南|越]]。時皆無文字,遂直取漢字以記事。倭取字音,合於倭言,用日久,字形愈簡,遂成[[假名]],與漢字錯落雜用。別以六書造字,稱'''和製漢字''',凪、峠皆是也。韓取字義,逕以記事。流傳既久,以漢字不合於韓人言,遂創[[吏讀]],以漢字記虛字音。然漢韓之音,不盡相同,乃製數'''國字'''以表。乭,畓,倻皆是也. 其後[[朝鮮世宗]]製[[訓文正音]],猶用不廢,而有朝鮮臣奏請廢訓文正音。至近世,朝鮮自立天子,試廢漢字,不能盡去。此世二國人取名,猶以漢字。有司則定用字表,以減漢字之用也。其字稍異於中華也。於越方,其人據漢字,采[[六書#形聲|形聲]]之法,自為[[喃字]],而漢字猶用。蓋知喃字,必先識漢字,既已足用,乃卑喃字。及[[法國]]降越,更用[[拉丁字]]書[[越語]],漢字喃字俱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