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歐語系」: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損齋
無編輯摘要
損齋
無編輯摘要
第一四行:
* [[印度-伊朗語族|印度伊朗]]
* [[希臘語族|希臘]]
* [[阿爾巴尼亞語|阿爾巴尼亞]](獨立於外)
* [[亞美尼亞語|亞美尼亞]](獨立於外)
* [[安納托利亞語族|安納托利亞]](亡)
* [[吐火羅語|吐火羅]](亡)
 
==史==
 
明萬曆十年,英格蘭傳教士史提芬斯(Thomas Stephens)書其兄,曰孔卡尼文,希臘文與拉丁文之相似。萬曆十二年,義大利商人沙實提(Fillippo Sassetti)亦書曰梵文與義大利文相似。惜是時未有翰林眾人深究之。清順治三年,尼德蘭學士范博漢(Marcus Zuerius van Boxhorn)再書歐羅巴諸語言與波斯語之相似,並稱歐羅巴諸語言及波斯語,皆衍自一「斯居泰語」(得名自尖帽塞人,Σκύθης)。此後法蘭西人居杜(Gaston Cœurdoux)與羅刹人羅蒙諾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皆著書曰印歐諸語言之相似。乾隆五十年,威爾斯裔英格蘭人鍾威廉(Sir William Jones)授業時論及梵文、拉丁文與希臘文之相似,「印歐語言同源」之概念方得入翰林。嘉慶十七年,英格蘭人楊湯馬(Thomas Young)首書「印歐語系」。咸豐元年,德意志人葆樸(Franz Bopp)書成《比較文法》,「印歐語系」一名方得廣為翰林中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