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各本之異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合喇出
補訂原典出處
合喇出
例句補蒙古文語「也」字。小改其他。
第一行:
[[Image: Wikitemp7Wikiclassicalmongol.jpg|thumb|400px]]
'''蒙古文字'''者,又稱'''畏兀兒蒙古字'''、'''畏兀字'''、'''畏吾字'''等,乃[[表音文字]]之一,衍自[[察合台文回鶻字]],以書[[蒙古語]]。自左而右[[縱向]]連寫。或每[[單字]]一[[單位]],或一單字連其[[後置詞]]為一單位。泰半[[音位]]須分'''字首'''、'''字中'''、'''字尾'''——首尾音位分別書作'''字首型'''、'''字尾型''',餘作'''字中型'''。'''字中型'''各有一縱線以結其字。[[元音]]有單獨型,[[輔音]]則無。
 
== 史 ==
蒙古部肇基[[斡難]]之時,本無文字<ref>或以此時此時期草原諸部同語族諸部早有採畏兀字體者,不必單自蒙古部視之。是則以此種字體書蒙古語之始當較十三世紀初為古。參觀符拉基米爾佐夫氏(Борис Яковлевич Владимирцов)之《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монгольского письменного языка и халхаского наречия)。</ref>。[[成吉思汗|成吉思合罕]]征[[乃蠻]],乃蠻掌印官[[維吾爾|畏兀]]人[[塔塔統阿]]雖見擒猶守其印信。[[可汗|合罕]]嘉其忠於事,遂命之掌文書印信,並命教太子諸王以[[察合台文回鶻字|畏兀字]]書國言(蒙古語)<ref>[[元史]]列傳第十一,塔塔統阿傳。</ref>。事在[[生肖|鼠兒年]]([[干支|甲子]],[[公曆]][[一二〇四年]]),為蒙古人採畏兀字書蒙古語一事見諸文獻之始。惟[[蒙古帝國]]創業時,多用[[維吾爾|畏兀兒]]文士,教授者必不只一人。蒙古帝國多用畏兀兒人而採畏兀兒字一事,亦可見於時人紀行之書如'''趙珙'''《'''蒙韃備錄'''》、'''彭大雅'''著'''徐霆'''疏《'''黑韃事略'''》<ref>《'''蒙韃備錄'''》國號年號條:「有'''回鶻'''為臨,每於兩河博易販賣於其國。迄今文書中自用於他國者,皆用'''回鶻字''',如中國[[笛譜字]]也。」又《'''黑韃事略'''》:「其事書之以木板,驚蛇屈蚓,如天書符箓,如曲譜五凡工尺。'''回回字'''殆兄弟也。」'''徐霆'''疏:「燕京市學多教'''回回字''''''韃人譯語'''。」又''''''言賈販條,''''''疏:「'''回回'''...會諸國言語。」官稱條''''''疏「虎頭金牌銀牌...許其自打牌上鐫'''回回字'''。」惟讀此等文獻有二事當留意焉。其一,'''回回'''之歧義。其二,泛[[突厥]]族乃至草原諸部與'''畏兀兒'''之關係。略言其一:蓋雖'''回回'''一詞源自'''回紇''',即元人所謂'''畏兀兒''',而元時二詞乃有所分化。或以'''回回'''泛指中亞各族,囊括諸'''突厥'''並[[波斯]]等並非同一語族之族群,而以'''畏兀兒'''指稱彼時猶用舊字體,或信[[景教]]或奉佛之舊回紇族;或二者相混不加區別。若不細判易生誤解。如'''彭大雅'''書即既用'''回回'''又用'''烏鵒''',當視其各條判別。此點參觀'''楊志玖'''氏〈'''回回一詞的起源和演變'''〉一文。再言其二:前此'''[[高昌回鶻]]、[[喀喇汗''']]盛時嘗通行此字體,而廣與'''突厥'''各族往來。草原之先進族群如'''乃蠻'''、[[克烈]]等或亦受其影響。如通'''回回字'''之[[鎮海]],《'''元史'''》以其為'''克烈'''人通「[[拉施特]]《[[史集]]》則以之為'''回回字畏兀兒'''雖不必在'''克烈乃蠻'''時即知而此可能所用之'''塔塔統阿'''則元史不能排除以其為'''畏兀人'''。以是言之,採'''畏兀字'''者亦不必限定其為'''畏兀人'''雖自'''喀喇汗'''皈依[[伊斯蘭]]以降,西部'''突厥'''諸族雖已棄此字體改採'''阿拉伯文字''',此字體在東部似猶盛行。</ref>、[[柏朗嘉賓]]《'''蒙古行紀'''》、[[魯布魯克]]《'''東行紀'''》<ref>如《'''蒙古行紀'''》第五章〈'''韃靼帝國'''〉,此段所述信奉'''景教'''之畏兀兒人或者實為用畏兀字之韃靼部落。又如《'''東行紀'''》第二十六章,言「以蒙古人採畏兀兒字故,眾畏兀兒人仕蒙古為書記官,而景教教徒幾皆能讀畏兀兒文字。」</ref>等。
 
自[[元世祖]]委[[帝師]][[八思巴]]另製[[八思巴字|蒙古新字]],每以「畏兀字」呼之,以示區別。惟雖禁令屢下,彼時蒙人仍好用畏兀字,新字轉以迻寫他族語音見長。訖[[元順帝|惠宗]]北狩,新字遂罕見用。嶺北等處諸蒙人仍以畏兀兒字體為正宗。
第一一行:
[[清|皇清]]龍興,亦取鑑蒙古字體,創[[滿文]]以書[[滿語]]。二者字型相類,故知其一即能互為旁通。其後自[[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古典蒙文'''得以充分發展。[[北京]]、南蒙古之木版印刷業俱興盛,諳蒙語之帝王乃至[[藏族]]法師均參與辭典、語法書等之編纂。
 
又,公曆[[一六四八年]][[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之[[札雅班第達]]大師亦改良傳統書寫,加強其標音之明晰,造新體字,號之曰「[[托忒文字|明確之蒙古文]]」(todo mongγol),惟此新字體但通行於[[天山南北路]][[伏爾迦河口]]等處<ref>此新字體亦有其正字法等規範,部分基於詞源學,部分基於衛拉特諸方言等。札雅班第達與其弟子亦以之譯出多部藏文獻。</ref>,東蒙古並未採納。札雅班第達大師所創之字體昔日官書呼之曰[[托忒文字|托忒文]]。
 
[[一九四六年]]以降,[[蒙古國]]改採[[西里爾字母]]拼寫[[喀爾喀口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內蒙古|內蒙]]則仍採此傳統蒙古字。
第三一行:
 
'''古典蒙古書面語'''之正字法,分別依[[元音和諧律]]、連接元音規則、元音輔音相連規則,減音現象等定之。雖蒙古口語依各[[方言]]不同各有[[言文分離]]之狀,而熟稔傳統蒙文者仍知如何轉書面字為其所屬口語之讀音。
 
==書藝==
*古典體
*莊重體
*楷體
*草體
*盤書體
 
== 簡表 ==
此表但粗列傳統字型一種並其[[拉丁字母]][[轉寫]]。其餘[[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譯音用[[漢字]]舉隅、當代西里爾字母對應等,皆僅供參考。
 
{| class="wikitable"
第三九行 ⟶ 第四七行:
! colspan="3" | 蒙古字
![[八思巴字|蒙古新字]]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譯音用[[漢字]]舉隅<ref>輔音則或於其後添以元音「阿」或「額」,或不添。</ref>
![[拉丁字母]][[轉寫]]<ref> 依[[Nicholas Poppe]]氏 Grammar of Written Mongolian 一書轉寫法轉寫。</ref>
!西里爾字母
!註
第一五〇行 ⟶ 第一五八行:
| γ (後接[[陽性元音]])
| Г
| 書面語中此音前後俱元音者,口語略去此音而併前後元音為長元音。<ref>例:書面語中'''可汗」Qaγan('''qaγan(元人書作'''合罕''')於口語中轉為'''」Qaan('''qaan(其元音拉長)。亦有不變者如'''白'''(察罕),較少。</ref>
|- class="nounderlines"
| [[Image: Mongol_k_head.jpg]]
第一六八行 ⟶ 第一七六行:
| g (後接[[陰性元音]])
| Г
| k、g字型大抵相同。須俟實際發音方可辨之。又書面語此字前後俱元音者與陽性例同<ref>例:'''''' deger 字,今口語為 deer。</ref>。
|- class="nounderlines"
| [[Image: Mongol_m_head.jpg]]
第三三六行 ⟶ 第三四四行:
 
== 例 ==
   <sub>仿古書寫</sub>      <sub>印刷體書寫</sub>
[[Image: Wikitemp7.jpg]]
 
[[Image: Mclassical_mimic.jpg]][[Image: Wikiclassicalmongol.jpg]]
 
 
            '''維'''    '''自'''
 
            '''基'''    '''由'''
 
            '''批'''    '''之'''
 
            '''地'''    '''大'''
 
            '''雅'''    '''典'''
 
            ''','''    '''也'''
 
                 '''。'''
 
  ,    。
 
其左首拆為:
第三七七行 ⟶ 第三九一行:
釋整句如下:
 
:傳統蒙文轉寫:Vikipediya.  čilügetü   nebterkei toli bičig bolai..
:漢字逐字轉譯:維基批地雅,自由之    通      鑑  書  也
:今西里爾字母:Википедиа, Чөлөөт  Нэвтэрхий Толь Бичиг Болой.
:西里爾轉拉丁:Vikipedia,  chölööt  nevterkhii nevterkhii toly bichig boloi.
(按此[[資治通鑑|通鑑]]非[[司馬光|溫公]]以史為鑑之鑑,蓋指通廣而可供參照者。大清編寫[[清文鑑]]取義即此。)
 
義即「維基者,自由之大典。」
 
== 註 ==
第三九四行 ⟶ 第四〇八行:
*關其格、和平、朝克吉勒圖等。《蒙漢詞典》。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小澤重男。《現代モンゴル語辞典》第三版。東京:大學書林,平成十二年。
*額力很巴雅爾。《蒙古文書法蓋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三年。
 
==它典==